“哦?呂相公何以見得?”有人好奇地問道。
呂頤浩嚥下口中的燒餅,拍了拍手上的碎屑,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你們想想啊,金國雖然勢大,但近年來連年征戰,國力已衰。再加上我朝公主殿下,勵精圖治,國力日盛。金國自然會感到壓力倍增,所以此番前來求和也在情理之中。”
他的一番話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之中,但也有人不以為然:“呂相公說得輕巧,但求和之事關乎國體尊嚴豈能輕易答應?”
“就是就是!萬一金國使者此來是另有圖謀呢?我們豈不是中了他們的圈套?”又有人附和道。
呂頤浩也不生氣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你們啊就是太多疑了。不過呢求和之事確實需要慎重考慮。等朝會之上見過金國使者後再做定奪也不遲。”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邊漸漸泛起了魚肚白。皇宮的大門也緩緩開啟,露出了一絲晨曦的光芒。這光芒彷彿具有某種魔力,讓原本喧囂的門外瞬間安靜了下來。群臣們紛紛收起議論,提著燈籠魚貫而入。
大殿之上,朝陽透過精緻的窗欞,灑在金碧輝煌的殿堂內,斑駁陸離的光影與莊重肅穆的氣氛交織在一起。
小皇帝趙旉今日又不老實了,群臣剛行禮完畢,他便如一隻脫韁的野馬,溜下皇位,在大殿裡四處玩耍。
他的笑聲和跑跳聲在空曠的大殿裡迴盪,顯得格外刺耳。
趙瓔珞端坐在皇位之上,她的目光深邃而平靜,彷彿已經習慣了侄子趙旉的頑皮。
她看了一眼趙旉,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但很快便收回了目光。
趙構坐在龍椅右側下方,看著自己的兒子在大殿裡四處溜達,心中哀嘆不已。
這哪裡像是一個皇帝的樣子?分明是趙瓔珞才是名副其實的女皇。
但他又有什麼辦法呢?朝堂上如今都是趙瓔珞的人,他早已失去了話語權。
他掃了一眼群臣,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此刻居然有點想念被貶謫的秦檜和黃潛善。如果他們在的話,或許還能為自己分擔一些壓力。
就在這時,韓昉被宣召上殿。
他身穿一襲金國使者的服飾,恭敬地行禮後,將金國國書奉上。
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迴盪在大殿之中:“金國皇帝陛下已然決定,嚴懲劉豫等人,不予他任何優待。但劉豫畢竟曾是我國之臣,故不會將其交還大宋朝廷。”
此言一出,群臣譁然。這表示金國雖然向大宋低頭了,但卻沒有完全臣服。
這是一種挑釁,也是一種試探。
趙瓔珞的眉頭微微一皺,她知道這是金國在試探大宋的底線。
但她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靜靜地等待著群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