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從趙瓔珞的大營踏回蘇州的那一刻,夜色已如濃墨般深沉。他穿過燈火闌珊的街道,徑直走向蘇州府衙,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不知該如何向趙構開口。
府衙內,趙構焦急地等待著趙鼎的訊息。他坐在燈火幽微的書房中,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著深深的不安和無奈。
當趙鼎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時,他猛地站起身來,急切地問道:“如何?趙瓔珞答應了嗎?”
趙鼎深吸一口氣,緩步走到趙構面前,低聲說道:“官家,趙瓔珞答應了。她同意給您太上皇的尊榮,也同意暫時不會為難秦檜等大臣。”
趙構聞言,先是愣了一下,隨即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他閉上眼睛,臉上露出疲憊而複雜的笑容,彷彿這一刻,他卸下了千斤重擔。
然而,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眼中的不甘和無奈卻更加濃烈。
“好,好。”趙構連聲說了兩個好字,卻難掩聲音中的顫抖,“只要能保住皇兒的皇位,我便放心了。”
趙鼎看著趙構的表情,心中一陣酸楚。他知道,對於趙構來說,這個決定是多麼艱難和痛苦。
接下來的日子裡,趙構所屬的大軍與趙瓔珞的大軍合併,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抵達臨安。
在臨安城外,他們與韓世忠的大軍再次合併,趙瓔珞在數千精銳的護送下,和趙構一起進了臨安城。
八月二十日,大朝會的日子如期而至。
趙構心懷不甘地坐在皇位上,目光復雜地看了一眼坐在自己身邊的趙瓔珞。
她一身華服,頭戴鳳冠,氣度威嚴而高貴。
趙構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是嫉妒、是無奈、還是不甘?他自己也說不清楚。
就在這時,內侍馮益高聲宣讀退位詔書。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每一個字都清晰地傳入眾人的耳中。
那些還不知道內情的大臣們聽到詔書的內容後,一個個驚訝異常!他們面面相覷,竊竊私語,彷彿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秦檜的臉色尤其難看。
他站在朝班中,目光陰沉地盯著馮益手中的詔書,雙手緊握成拳。
他知道,這個詔書一旦宣讀完畢,他的權力和地位也將隨之煙消雲散。
他不甘心地看了一眼坐在皇位上的趙構和趙瓔珞,心中充滿了怨恨和無奈。
詔書宣讀完畢後,趙構站起來坐到了右手邊的位置上。
他的動作有些僵硬和遲緩,彷彿這一刻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
宮人們將還不滿三歲的趙旉放到了龍椅上。
趙旉看著這場面哇哇大哭,彷彿感受到了空氣中的壓抑和沉重。
就在這時,趙瓔珞從旁邊的座位起來,抱起趙旉坐到了龍椅上。
她的動作輕柔而果斷,彷彿在向所有人宣告她已經接過了皇位的權力。
她低頭看著懷中的趙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作為他的姑姑,只要自己能好好教導這個小皇帝,大宋就會有未來。
趙構看著趙瓔珞和趙旉坐在龍椅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