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坐在龍椅上,愁容滿面。他的兒子劉麟站在一旁,同樣是一臉愁苦。他們都知道,大名府的命運已經岌岌可危。
“爹爹,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劉麟焦急地問道,“完顏宗翰的三路大軍已經北撤,趙瓔珞的大軍隨時可能攻打過來。我們的兵馬在澶州折損九成,已經無力抵抗了。”
劉豫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麟兒,你覺得我們該如何選擇?是戰是和?”
劉麟心中一顫,他明白父親的意思。戰,則意味著幾乎必然的失敗和可能的滅亡;和,則意味著投降,失去一切。
“兒認為我們應該投降。”劉麟深吸一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不是投降給趙瓔珞,而是投降給大宋朝廷。大宋朝廷和趙瓔珞不和,如果我們投降大宋朝廷,或許還能保全性命。”
劉豫聽後默然不語,似乎在思考這個建議的可行性。投降大宋朝廷意味著失去大齊的皇位和權力,但至少能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好吧。”劉豫最終點了點頭,“就依你所言,我們投降大宋朝廷。你立即派人前去議和,表達我們的誠意。”
劉麟聽後心中一喜,立即領命而去,這可能是他們父子最後的希望了,如果大宋朝廷不答應,他們父子的性命頃刻間就沒了。
夜幕降臨,張孝純坐在書桌前,獨自陷入了沉思。桌上點著一盞油燈,昏黃的燈光照著他庅皺紋的臉龐。自從他不得已投降大齊並做了偽齊左相,他的內心就一直處於煎熬之中。如今,得知劉豫父子即將投降趙宋朝廷,他的心中更是感慨萬千。
“趙宋朝廷居然勾結金人,已經不是我想要的朝廷。”他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和憤怒,“但是公主殿下趙瓔珞卻能兩次大敗金人,她才是大宋的未來。”
想到趙瓔珞,張孝純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敬佩和期待。
“來人。”他沉聲喊道,一名心腹手下走進書房。
“大人有何吩咐?”手下恭敬地問道。
“你立即去準備一下,我們明晚出城。”張孝純沉聲說道,“通知我們的人做好準備,萬勿走漏了風聲。”
“是,大人。”手下領命而去。
……
當張孝純一行人抵達魏縣城時,趙瓔珞剛剛處理完一些軍務,正準備休息。聽說張孝純前來投奔,她感到有些意外,但還是立即吩咐人將張孝純請入府中。
張孝純進府後,向趙瓔珞拱手一拜,見趙瓔珞英姿颯爽,神態斐然,身邊武將個個英武不凡,心中不禁感嘆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公主殿下,老臣有禮了。”張孝純恭敬地說道,“老臣此次前來,是想投奔殿下,為殿下效力,還望殿下恕老臣失節之罪。”
趙瓔珞微微一笑,示意張孝純坐下說話。
“張大人雖身在敵營,但心向大宋,我怎麼會怪罪?張大人此來,可有帶來什麼重要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