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養私兵並不是有錢就能搞定的事。
大宋自開國以來,吸取唐亡的教訓,為了防止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剝奪了開國武將們對軍隊的掌控,使得皇權更加穩固。
同時,北宋歷代帝王都在刻意削弱將領的職權。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調換軍隊將領,定期換防,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除此之外,還設立樞密院來主管軍隊的指揮權,使文官掌握軍政大權。
這些措施都有利於加強北宋朝廷對軍隊的控制。
然而,這種重文輕武的做法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武將輪換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使得大宋在與遼和金的戰爭中屢次失利,最終釀成了“靖康之變”。
更憋屈的是,那些掌握了軍政大權的文官們膽小怕事,戰爭能避免則避免。
為了與遼、金妥協,每年撒大把的金錢給敵人,造成了整個大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趙瓔珞想到了岳飛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太平!如今看來,這句話說得實在是太對了。
只可惜,歷史上岳飛被害,除了那個奸臣秦檜在趙構面前煽風點火,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趙構忌憚他在軍中威望日益升高,威脅到了他的帝位。
萬一岳飛效仿太祖皇帝來個“黃袍加身”,這事可就大發了。
想到這裡,趙瓔珞隱約覺得這事還要慎重,若真要養私兵,該如何能不讓臨安的皇兄忌憚呢?
安全起見,她決定先收籠一下中原地區的抗金將領們,她的第一個目標,便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岳飛!
岳飛戰力超群,有出色的指揮才能,最重要的是他是主戰派!和宗澤是一個路子上的人,又是宗澤的手下。
如今岳飛不過是個團長或連長級別的將領,年不過三十,血氣方剛,想要將他收歸己用更加容易。
有了目標,趙瓔珞便以運送糧草為名,帶著數千石糧食來到了開封城東郊,大軍駐地。
駐地的將領正是岳飛,岳飛一見是自己頂頭上司的義女來了,急忙出迎。
朝廷決定斷糧的訊息傳到他這裡時,他這裡積蓄的糧食已不足十日之用,眼看著再過幾日大軍就要斷糧了,把他給愁壞了,食不下咽寢不能寐。
一邊數落著朝廷不體恤為國征戰的將士,一邊跟宗澤那邊彙報,儘快發運糧食。
雖說宗澤說糧食很快就到,但直到看到這綿延不絕的車隊上裝滿了糧食,他的一顆心才總算落了地。
“末將有眼不識泰山,未曾料到郡主竟然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本領。”
趙瓔珞一擺手說道,“些許小事,何足掛齒?”
“不知郡主此來,有何指教?”
“久聞將軍統軍有章法,故此次前來,想要一觀軍容之盛!”
岳飛聞言,隨後命人前去校場準備,隨後引著她前往校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