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個不一樣法?”宋賢有些好奇地問著。
從雷澤回來之後,他這段時間過得相當愜意。
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功修行,在帝陵簽到氣運滿了,就跑去文淵閣衝刺一波,第三縷道韻已經越來越清晰,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全破解。
這一關只能靠宋賢自己去突破,但前後算起來,也足足卡了他一年之久。
這純粹是感悟花掉的時間,簽到系統已經幫他省下了全部的積累過程,甚至連感悟都可以靠氣運來提速,可惜即便如此,還是費時良久。
當然,這也就是放在宋賢身上,換做其他修士到他這一步,別說一年感悟出一縷關鍵道韻,就算花上十年,也是完全值得的事情,乃至於百年、千年……算了,千年還是不太值得的。
總而言之,此刻的宋賢其實不太關心外界的事物,他現在只等著第三縷道韻的感悟完成,以及胎兒分身順利出生。
他的“皇后”已經懷胎八九個月了,臨產期馬上就到,胎兒分身一旦出世,那才是大肆開發的時候。
面前的慧宣和尚聞言微微糾結,想了想還是道:“不知宋道友是否聽聞過,我佛宗有古佛轉世一說?”
“哦?”宋賢眉毛微挑,像是明白了他要說什麼。
和尚見狀也點了點頭道:“這次來的這位明禪寺佛子,就是傳聞古佛轉世之人,性格最是嫉惡如仇……咳咳,若是有所冒犯,還望道友能多多包涵。”
宋賢不由樂了,笑著說道:“通常這句話說出來,就意味著那小子要捱打了。”
是的,一般需要別人“多多包涵”的,通常都代表了兩個含義。
一是這人本身脾氣比較臭,容易捱打;二是旁人判斷他打不過說話的物件,所以才需要包涵。
慧宣和尚臉上的無奈之色更重,但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道:“這是明德寺本宗讓小僧帶話,道友可自行決斷,小僧與西林寺絕不多言。”
雖說西林寺是明德寺的分院,但畢竟分家數千年之久,幫忙帶個話就是極限了。
明知道那轉世佛子多半要闖禍,難道要西林寺幫忙,強行讓宋賢忍氣吞聲?那也得西林寺有這個能耐才行。
至於那位佛子本身……通常來說,西行的僧人都是在歸元、道基層次上下,被大唐的佛寺派出來歷練。
無論最後能不能取得真經,對他們的修行都有莫大好處,可以說從那位女陛下重開西行之路以來,僧人西行已經變成了一種修煉過程,真經反而是次要的。
很多僧人都是歸元境水準出發,等走到墨川平原這臨近西天的地方時,實力已經來到了道基境。
否則真要是為真經而去,直接派出羅漢(金丹)水準的僧人前往,不是效率要高得多?
所謂西行之路十萬八千里,對一位羅漢來說,也無非是小几個月的腳程。
所以說,真正西行的僧人實力都不會太強,哪怕真入了道基水準,慧宣和尚也完全不覺得,這人會是眼前這位宋道友的對手。
他可是當初雷澤之事的親歷者!
親眼看著這位從魔界當中走出,那滔天的魔氣幾乎瞬間席捲了整座鎮魔林,哪怕這魔氣不屬於對方本人,能隨手驅散掉那些魔氣,也足以證明他的實力。
話已帶到,慧宣和尚又與宋賢聊了些佛門的事宜,便主動提出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