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唐年的配合之後,宋賢對於清虛道的收編工作,立刻就變得簡單了許多。
哪怕不說修為,唐年也是根正苗紅的清虛道弟子,而且在真傳大弟子的位置上待了二十年之久,在年輕一代中威望極高,由他來擔任新一任掌教,很少會有人不服。
什麼?你說老一輩的清虛道修士?不好意思,他們已經壯烈犧牲了。
最後宋賢與唐年商定,聯手將靈脈搬遷到晉國皇宮附近,清虛道弟子也全部轉移過去。
至於剩下那些丹藥、法器之類的物資,大家以後都是一家人了,自然也不用在意太多……道書共享就行。
宋賢其實也不用非要將這些東西據為己有,只要是存放在皇宮當中,是不是他的根本沒有區別。
唐年唯一有些疑惑的,是宋賢為何非要搬去晉國。
“靈脈遷移雖然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但多少也會有所損傷,不如讓齊、晉兩國合併,宋兄的親族也搬到清虛山來即可。”唐年如是說道。
他多少也有些根深蒂固的修士思維,要搬家的話,正經來說當然是讓晉國搬家,哪有修士遷就凡人國度的道理。
宋賢當然沒法說,他的簽到區域被定死在了晉國皇宮,把皇宮擴建或許可行,但是拆了皇宮再搬到其他地方,可不可行他就不知道了。
萬一拆完就算簽到區域消失,到時候他找誰說理去?
他決定還是別作這個死,把清虛道搬過去算了,反正又不是他麻煩。
“我樂意。”宋賢思索片刻之後,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
……
兩天後,清虛山上已經被打掃乾淨,弟子們一個個大包小包,將自家洞府、院落中的東西打包,準備前往很多人從未去過的晉國,傳說中的南方蠻夷之地。
周義文負責組織、協調這些弟子的轉移,修士大多天性散漫,紀律性很差,必須得有個坐鎮的人才行。
他這個煉丹師其實不太擅長這事,不過唐年對此更不擅長,而且他忙著怎麼考慮把靈脈搬走,這事也只好由周義文去負責。
周義文已經瞭解到了宋賢的安排,在明白到後者的實力和身份後,他也對這種安排沒有太大異議。
在修行界,大宗門吞併小宗門,或者爭奪靈脈是很常見的事,天地靈物能者居之,清虛山靈脈本來也是清虛道在千年前奪來的。
只不過晉國這個“大宗門”有些特別,其中真正的強者只有宋賢一人,他強到一己之力足以橫掃天下,連清虛道也不得不選擇臣服。
而在這個時候,宋賢正在清虛山上,送別玄玉和尚跟沈虹芸。
他這兩天一直待在清虛山——除開回了一趟晉國,趁著凌晨連籤兩次到——籌備清虛道搬遷的事宜,也整理了一些清虛道的道書。
而玄玉和尚也花了兩天時間,確認附近的妖族都被清理乾淨,這才向宋賢提出了告辭。
他本來就是要一路西行之人,不過這一路上也是自我修行的過程,如今西南之地事情了結,自然也要繼續上路。
“靈山寺距離這裡遠嗎?”宋賢想了想,如是問道。
他沒有忘記,當初第一次見到玄玉和尚的時候,對方就說要去“西天靈山寺”求取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