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節度使大人可有不滿意之處,自然是有的,比如此刻三院內,那處凋零枯乾的臘梅。
別人不知道,鳳仙兒卻明其中之意。當初,鳳寧與悅瑤初識,便是臘梅初綠時節,而後的整個冬季,鳳寧院中的海棠沒了,皆被臘梅取而代之。
他從窗戶內可見臘梅,桌上畫的也是臘梅。冬景從不賞雪,只賞臘梅。而鳳寧常說的,也是讚賞悅氏似如冬雪中的臘梅,傲然之姿。
如今,景還在,人消亡。那枯枝敗葉有如鳳寧逝去。真應了那句,物還是,人已非。
然而一路行來,節度使大人初入府邸,便也坐實了其喜好美色之傳言。
因為鳳仙兒這一隨側,便被節度使大人留宴。隨鳳仙兒前來的眾人,卻被遣歸宅。
回到浣溪院,李婉兒將帷帽摘下,遣退了下人。獨坐於院中,看著這春竟盎然的院落,感慨著自己的春日,也隨即而來。
今日一眾女子皆戴帷帽,除了想讓節度使大人對鳳仙兒起興之外,更是遮掩自己的面容。這張與悅氏七分相似的面容,曾讓她倍感歡喜,如今讓她莫名起了恨意。
“不過這一食二鳥之計嘛,還得再有春風相送才更好呢!”李婉兒自言自語說著,嘴角掩飾不住的勾出笑意。
“婉兒此去可還順遂?”
見著門外來的允文,李婉兒歡喜得似個孩子一般,上前牽起允文的手,二人於院中小遊起來。
“允哥哥果然計謀出眾。今日前往,那節度使大人第一眼就為仙兒動了心。這不,鳳家眾人歸來,仙兒卻被留在了節度使府。”
允文點頭,憐愛卻又無奈的看著身側的女子。前些日子,李婉兒帶著鳳仙兒一趟一趟的往別香居跑,他就看出了其中端倪。
想必婉兒是想將他和鳳仙兒湊在一起,以便將鳳家拿捏在手。雖然也曾心痛,可他又能如何?這一世,他愛慘了這個女子,即便屍骨無存,換她歡喜也罷。
而他卻不想再害了別人,這才獻出此計,以兩全!即不耽誤鳳大小姐尋得幸福,也能為婉兒除去唯一一塊絆腳石。
她想要鳳家,他便幫她取之。只盼餘生,她不再有愁容,自己此生也算得圓滿。
來世,他盼與其不遇,再不想嘗這愛情的滋味。這苦,比黃連百倍。他卻只能強裝笑顏,只求留在她的身旁。也罷、也罷。
當晚,邊臨縣大小商賈以蒙恩為詞,有程金銀的,有送美女的,還有送決世大儒詩詞的。
可謂是金銀無數、無奇不有。
這位節度使許大人,倒也沒有擺高調,反而當即於府邸設宴,宴請眾大小官吏及商賈數百。
節度使府門前,那賀禮堆積如山,禮冊十篇已過,不過半數。
原本還有想趁此機緣與節度使大人結親的,在聽聞鳳仙兒已入節度使府後,皆連聲哀嘆。轉而換了別的稀罕物為禮。
在他們看來,這鳳大小姐實為有福之人,也難怪當初瞧不上他們這些凡人,原是在等節度使大人,這位命定之人。
可在悅瑤看來,李婉兒這吃相,實屬太難看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