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省到澳洲工作的齊富田,則透過翻譯耳機聽明白對方的話,看了看平板上的資料,他開口說道:
“上一次控旺才過去兩個星期,如果下個星期進行二輪,會不會出現農殘超標?”
高麗人金大保開口說道:“不會,新藥的降解速度很快,通常一個月可以完成徹底降解。”
“那就好。”
在抽樣檢查了甜菜田中的情況後,眾人開著皮卡返回小鎮。
小鎮既是他們的員工宿舍,也是農場的控制中心、辦公室,同時還有倉庫、初加工廠,以及各種配套設施。
綠寶石小鎮的人口1397人,絕大部分是員工和員工親屬。
類似於綠寶石小鎮這樣的員工鎮,遍佈整個澳洲的沙漠改造區,這也是燧人系和國內掌控澳洲的底層基礎之一。
就算是老農業區內的自由農場主,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糧食聯盟的控制。
糧食聯盟透過農業互助協會,實現了對自由農場主的把控,其最有力的工具,就是出口配額和產生配額,以及農資折扣。
這三個措施,讓不聽話的自由農場主,不僅僅出口上寸步難行,連當地的農產品銷售,都會舉步維艱。
現在整個澳洲,從事農業的小公司、農場主、牧場主,都離不開農業互助協會的幫助。
境外商人要採購澳洲農產品,必須經過農業互助協會的批准,才可以獲得採購配額,不然就是違法行為。
某種程度上,澳洲的農業是一種類計劃經濟,利用了萬物互聯的網際網路體系,糧食聯盟在全球僱傭了超過24萬名員工,專門為農業資料統計這個專案服務。
這個體系,由糧食聯盟屬下的農業資訊辦公室統一管理,這個辦公室在全球都有辦事處,另外還有專門的研究團隊之類。
可以評估全球的農產品生產量、庫存量、消費量、需求量,從而制定出非常準確的配額調整。
比如今年的大米生產量,由大西北和漠北農業區的持續擴產,就明顯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
那明年開始,糧食聯盟就需要加大庫存收儲,同時壓縮一部分種植面積,改種其他農作物。
正是得利於這個龐大又全面的農業調查體系,讓糧食聯盟可以確保控制區內,農產品價格始終處於一個相對合理的位置,農民和企業有錢賺,民眾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農產品。
如果不能形成這種全面的農業資訊調查體系,後果就是農民和企業盲目生產,最後導致農民和企業賺不到錢,民眾又要面對價格失控的農產品。
布朗一家的農場,就是因為這種情況,因為上一年番茄的價格比較好,選擇了貸款擴大種植面積,結果遇到了經濟危機,而之前生產番茄醬的工廠倒閉了,他的番茄自然只能爛在地裡面。
這就是沒有經過市場調研,盲目生產的後果,而這種整體的全球市場調查工作,也不是單個農場或者小公司可以承擔得起的。
也就糧食聯盟這種巨無霸,或者ABCD他們可以做到。
ABCD在糧食聯盟的窮追猛打下,實力已經衰退了很多,特別是米元的世界貨幣霸權衰落後,對他們都影響是非常大的。
現在他們都龜縮在美洲和非洲一部分割槽域,亞太和大洋洲基本全面敗退出去了。
世界的格局,也越發明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