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合作就鬧了個不愉快,故而,以前透過歷史對劉綎觀感不錯的陸離,給他取了個不太雅觀的外號。
不過,他接下來倒沒有讓人失望,建造完攻城器械後,立刻將東西運到城池外面,開始耀武揚威地除錯。
這個沒毛病。
當初陸離守南原時,倭人仗著自己兵力十倍於己,便是如此。
風水輪流轉。
眼下,倭寇狀況反而不太好,只能仗著城池厚重、高聳,縮在裡面不出來。
水師便配合西路軍,連續在附近洋麵操練,加深順天守軍的恐懼感。
三天之後,屬實不能再拖延了,受陸離催促,劉綎下令發起正式進攻。
大將旗被高高豎起。
近五千先鋒軍壓了上去,由王之翰、司懋官的苗兵組成,其戰鬥力在明軍序列中非常靠前。
故而,他們一鼓作氣衝到了倭城下方,跟附近潛藏的倭寇大戰,一時半刻,也暫時佔據了主動權。
如果要把暫時變成永久,得看後續援軍能否幫忙擴大優勢,可王、司二將抹掉臉上被濺的鮮血,回首一看,愣在原地。
“他孃的,後面那幫蜀兵是蝸牛嗎?爬這麼慢。”
船舷上,正在遠望觀戰的陳磷罵罵咧咧:“要不是現在上不了岸,老子都想幫他們推攻城車!”
輪車、高梯、飛樓、炮車等器械本就重,推起來確實很艱難,負責此事的將領兼扮演者白宇,實在有心無力。
而且陸離也看出來了,裡面大部分蜀兵,也就是劉綎的嫡系,攻城意志並不堅決,磨磨蹭蹭,致使前鋒與主力嚴重脫節。
“大人,該怎麼辦?”
把總李天常詢問。
陸離無奈:“等。”
他們目前處在外洋,飛不過去。
即便飛過去,也很難衝上去跟陸地上的倭寇肉身拼殺。
本多忠勝看到這番景象,當機立斷,下令鐵炮部隊勐轟脫節的攻城隊。
這順天倭城可能沒有蔚山倭城堅固,沒有泗川倭城那麼宏偉,但也有一個特點:高。
居高臨下射擊,射程會更遠,角度會更加刁鑽,對下方明軍極其不利。
密集火力打擊下,負責推車的蜀兵紛紛被擊中,哪怕有所防護,依舊出現了傷亡。
不少人直接縮排飛樓與炮車後面,躲避來自頭頂的進攻,由於它們造得極其堅固,一時半刻倭軍根本打不爛,但也別指望前進半步。
扮演者是決計不會退縮的。
更何況,上次正式月考,白宇曾被陸離喂餅,意外拿到了特優生稱號!
而今,兩人再度配合,他肯定不願意拉跨,催促麾下將輪車、高梯送過去——
這些物件相對來說輕一些,也無法抵禦來自頭頂的威脅。
正因為如此,負責它們的部隊硬著頭皮向前衝,生怕慢了半步。
白宇更是咬牙,帶著精銳親兵冒著槍林彈雨,推了一輛飛樓衝過去,勉強鼓舞士氣與戰心。
…
本來想要收斂苗兵,撤出戰團的王之翰決定再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