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真正說話能奏效的人是:
毛利秀元。
身為總大將,他的話就是軍令,不管鍋島直茂心情如何悲傷,也要執行。
但鍋島家失去繼承人,只留下兩個年幼稚童在本島的事情,令毛利與黑田感覺惋惜,內心類似於兔死狐悲。
“一起進攻吧。”
“先拿下水原。”
考慮到三家之中,已經沒有比鍋島直茂更慘的人了,所以毛利決定暫時不再耍小手段,四萬多大軍直接壓上去,以絕對實力碾壓水原。
解生守稷山時,身先士卒,展現出了明軍悍不畏死的精神,徹底將黑田本隊打退。
可他一看到毛利家的軍隊,立刻選擇撤退,放棄無意義的犧牲。
現如今,陸離遇到了更加兇險的情況,做出了相同的決定——
暫避鋒芒。
這麼多倭賊,浩浩蕩蕩殺過來,氣機連成一片,他就是手段齊出,也無法逆轉局勢,索性回漢城。
那裡作為一朝王都,城牆修得異常堅固,且高大。
倭人若是來攻,至少要兵分四路,將四個方向的八座門悉數堵住。
如此一來,就變得容易起來,可以考慮各個擊破。
當然,以陸離對倭人現在狀態的瞭解,他們拿下水原以後,大機率是既不圍也不攻,就守在這片區域,安營紮寨以待後援。
十則圍之。
倭人現在的兵力,還達不到十倍。
“開火,儘可能多地將炮彈打出去,不要吝嗇。”
在卸任水師指揮官之前,陸離下達最後一項命令。
士兵不打折扣的執行。
大將軍炮與虎蹲炮齊齊轟鳴。
守完南原,守水原。
前者上演了奇蹟,後者則有些中規中矩——
相比於南原之戰,一個鍋島勝茂,確實不那麼亮眼。
事實上,艦隊在水上,想要跑的話,無人能夠留住,至少麾下沒有水軍的毛利做不到,也沒有這麼做的打算。
就跟黑田佔據天安城一樣,他同樣需要一塊遮羞布,能夠以最小的損失將其拿下,何樂而不為?
就是明軍的大將軍炮過於惱人,仗著射程遠、威力大,沒有相對應的反制手段,讓炮彈消耗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