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分成兩隊,順著青銅壁橫臥的方向開始朝前殿探索。
進入青銅壁後方的墓道,所有人都走的小心翼翼。
這樣的墓葬當中,機關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在最前頭的位置,有兩個全副武裝的考古隊員,手中拿著金屬探測器,一點點的朝裡面推進。
在大傢伙帽燈微弱的燈光下,四周牆壁上的刻圖倒是顯得很清晰。
墓道兩邊明顯有人工打磨過的痕跡,而且長度超過五百米的通道當中,周圍石壁上沒有一個鳥篆,倒是有大量的雕刻圖鑑。
趙御走在最後的位置,他用心的觀察著周圍石壁上的那些圖鑑,越看越是心驚。
這石壁上的圖鑑,幾乎都在在說天外來客的事情,而且其中那些所謂的飛仙乘坐的神物,他越看越眼熟。
這東西絕對是自己經常見到的,但是一時之間卻很難想起來到底是什麼。
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怪異,一個異常熟悉的東西,換個環境之後,就會將人的思維禁錮起來。
明明就在眼前,但就是觸碰不到,這種感覺讓趙御異常的難受,卻又無可奈何。
不同於之前走內盜那麼艱辛,從橫臥的青銅壁後面的墓道走,這五百多米也不過走了半個小時左右。
這還是因為要記錄兩側墓道上的雕刻圖鑑,所以才走的很慢。
差不多半個小時之後,趙御停下腳步,有些詫異的看著前面站著不動的考古隊員。
“發生了什麼事?”
趙御合上記事本,湊上前對著一旁的一個考古隊員問道。
“前面沒有路了,這一條通道好像是一條偽墓道……”那人轉身看了一眼趙御,隨即小聲的說道。
偽墓道?
趙御知道,古人的墓葬大多數都是按照青囊學說來修建的,即便是商周以前的陵墓,也要看周易星象來定墓葬。
所以很多為了迎合風水,墓葬會修建一兩條無用的墓道來改變整個墓葬的格局。
這種事情在考古的墓葬當中屢見不鮮,但是眼前的這個可不同,青銅壁後的通道,絕對是通往前殿的唯一通道。
趙御擠到前面的位置,隨即看著眼前落下的一塊石碑。
“飛仙橋?”
石碑上,勾勒著幾個造型怪異的鳥篆文字,趙御下意識的直接唸了出來……
“你知道這東西?”
常立釗和梁書成對望了一眼,都從彼此的眼神當中看到了震驚。
他們是知道趙御能解析鳥篆,而且準確率還很高。
但是解析的前提是用大量文獻推敲鳥篆的含義,而不是像讀報紙一樣直接念出來。
上古時期的銘文,大多掌握在權利中心的人手中,他們用這些銘文來表達自身的一些想法。
這是最初文字的一種形態,而這種形態最大的一個特點,或者說弊端就是,鳥篆的各種文字會按照書寫者心理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含義。
所以推演上古銘文,是一件極其耗費心神的事情。
但是剛剛,常立釗和梁書成看的很明白,趙御看到石碑的時候,幾乎是下意識的就喊出了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