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是護衛皇城的主要力量,劉光世率領的又是直接護衛官家的精銳,老弱病殘之輩早就被淘汰掉。就連相貌不周整的,也都不怎麼常見。
是以張俊二人喝了一肚子水,等得已經有些焦躁的時候,林立才領著一隊兵飛奔而來,分成兩列站到張俊面前。
張俊要的人在禁軍實在難找,別說殘疾,連個缺牙的也沒有。好在林立倒也機靈,直接去了五城巡防司,那裡看守城門、巡邏城牆的兵士,有很多都是在與金軍交戰後僥倖逃命的傷殘之人。
巡防司聽說是劉光世劉將軍要人,知道他現如今是官家面前的第一紅人,哪裡敢怠慢,馬上按照要求,挑些缺胳膊少耳朵,面上帶疤,口中缺牙的兵士,交於林立。
他心裡其實也是犯著老大的嘀咕,不知道劉將軍要這些寶貝有什麼用。
用時雖然長了些,張俊對林立挑來的這人,還是相當滿意的。
時間緊迫,張俊也不同劉光世過多寒暄,禮節性的道了聲謝,便讓林立帶著這隊兵,跟隨自己而去。
……
兵士們兩個人分為一組,順著汴京城的大街小巷,一面敲著鑼,一面大聲的叫嚷,“晉王已去金營議和,請各家各戶準備好金銀財物,金人拿了議和款,就會撤軍北還咯……”
“官家還有旨意,城中各色人等,無論庶民也好,親王駙馬也好,相公尚書也好,均需一體納捐……”
老百姓對當兵的本就有種天然的畏懼,而且根據以往的經驗,這般叫嚷聲過後,往往會給自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何況這些沿街叫嚷的兵士個個肢體殘缺,面目猙獰,如同凶神惡煞般。
是以街上的百姓還未等聽清在叫嚷著什麼,便逃回家中,早早的避了門戶,好像這樣就能把叫嚷聲,以及叫嚷可能會帶來的災難,一起擋在門外。
可就算是鎖上門,也鎖不住那些鑼聲叫嚷聲往耳朵裡鑽。不過半天功夫,幾乎全汴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官家又要向各家徵銀子,賠給那些殺千刀的金人。
只是有一條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官家說了,那些官老爺們也要與老百姓一樣交銀子。
這可是大宋從未有過之事,難道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這件事對老百姓來說,只不過覺得有些稀奇,對他們的處境卻絲毫沒有幫助。
如今哪裡還有銀子能拿的出?原就因金軍圍城生計無著落而困苦的臉,變得更加困苦。
張俊自然也明白,老百姓已經沒有什油水可刮,不可能指望從他們身上弄來三百萬兩。
他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造勢,他就是要全城都知道,官家在籌錢,而這些錢是給金人的議和款,尤其是要讓那些王爺相公們知道。
從古至今,若是某個時期能被稱為盛世,往往會出現一種現象,那便是“文官不貪財,武將不怕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恰恰說明,文官貪錢,武將怕死,是一種常態。
這一點張俊很清楚,就算他有官家的尚方寶劍,也還有些要錢不要命的主,要讓他們手中掏出銀子,比拔蛇出洞還要難。
是以他要利用輿論造勢,先給那些人一些心理上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