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們只要三十五歲以下的。”這家居然比上一家要求的年齡更嚴。
每打一個電話,我就增加一份自卑和失望。
後來乾脆我不應聘縫紉工,我直接找打板的工作。因為我本來就是打板的。做紡織工是因為實在沒有辦法了。
可是想找我原來的專業是沒找到。因為在影視服裝打板這一行,大多數都是熟人介紹的。可是我的手機號換了,微訊號也是重新註冊的,原來在別處的同事都找不到了,所有的人際關係都丟了,當然找不到熟人給我介紹。
我只能是在網上找,找時裝的,或者是“私人定製”的那種。
我又在網上找了幾個,一一的打電話給他們。
“請問,你這是服裝廠嗎?”
“是。”
“你這還招打板師嗎?”
“招呀,你會嗎?”
“我會,”
“你會用電腦打板嗎?”
“不電腦打板,我只會手工打板,但是我幹了好多年,我打板的速度挺快的。”
“對不起,我們只用電腦打板的。因為手工打板很麻煩,我們還得招畫皮的。”
我就又問下一個:“你們這用打板的嗎?”
“用。你幹過幾年呀?”
“幹過好多年。”
“你今年多大?”
“四十六。”
“對不起,我們只招四十歲以下的。因為我們這是大型企業,要給員工交保險的,你的年齡太大了。並不了幾年了。”
“我不用你們並保險,我自己交。”
“我們這是正規企業,只要是上班的員工就得交保險。你的年齡超得太多了,我們是不能用的,對不起。”
我從來沒有想到會有這麼一天,我找工作會難到這個地步。在以前我們找工作都是挑挑揀揀的。因為服裝這一行最缺人,不能吃苦的根本就不幹這一行。
而我又會裁又會做的。所以找工作很容易。
看來這跟疫情也有關係。很多的服裝廠活少了,剩下還有點活的廠子就開始挑三揀四的了。
真的是三十看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以前沒有疫情的時候是我們挑工廠,現在有疫情了,是工廠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