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三叔,我也想學這個。”黃青陽彎腰,看著一塊平平無奇的木料在三叔手中逐漸被雕出獅頭的模樣。
木雕作的獅頭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時期,相傳當年魏武帝遠徵甘肅河西,俘虜的胡人舞的獅子舞就是用木頭雕刻的獅頭。
不過現在很少用木雕獅頭,只是三叔跟隨祖輩學了這門手藝,就一直沒丟。偶爾也會有獅隊來買木雕獅頭。
“好啊,”三叔放下手裡的刻刀,看向一旁在糊紙的李延玉,“小玉還沒和我學這門手藝呢,我倒是想教,人出國了。”
“我這要是都把您的手藝學完了,不是跟您老搶飯碗嘛。”李延玉手下沒停,邊糊邊說。
“我一輩子都在做這個,你們才學多久。”三叔笑起來,“青陽啊,別聽你師兄胡謅,你就安安心心學。”
“一定。”黃青陽點頭。
“等青陽學會了,再讓他教我,我們正好換著教。”李延玉說。
三叔覺得他在開玩笑,仰頭哈哈笑了幾聲,說:“那也行。”
黃青陽“嗯”了一聲,表情認真:“我一定好好學,再把師兄教會。”
“那就多謝了,”李延玉揚眉,“小師弟。”
教學的時候,黃青陽隨口問了下三叔的料都是哪買的,三叔說是城西的料市。
黃青陽聽說過,但不是很瞭解。下意識看向李延玉,李延玉解釋:“城西料市是櫟城最大的料市場,攤位也多,各種玉石、木料數不勝數。”
黃青陽聽完點頭,還挺想去一探究竟。
“待會兒去看看嗎?”李延玉好像看出了他的想法。
黃青陽愣愣的,又回頭看了眼三叔,說:“還是以後吧,我現在去了也不會挑。”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你師兄會。”三叔說,“手藝是沒學,但他小時候跟著我看了不少,還是能分出好次的。”
黃青陽睜大眼:“師兄,你怎麼什麼都會啊?”
“那你信師兄能給你挑塊好的嗎?”雖是問句,李延玉嘴角卻高高揚起。
“我當然信。”黃青陽說,“不過我現在就是練手,也不敢糟蹋好料子。”
李延玉說:“沒事,去看看也是好的。”
黃青陽說“好”。
城西料市離三叔家不遠,地鐵半個小時再步行兩百多米就到了。
“不知道這會兒還有沒有好料子。”李延玉說。
很多商家一早就會來選貨,一般好的料大早上就賣完了,當然晚來也能挑到好料,不過得看運氣。
兩人邊走邊看,最後進了一家拐角處的木料店。
李延玉隨手拿起桌上的一塊巴沙木,放手裡左右翻看。
老闆說:“巴沙木質地輕,材質松軟,客人你要是新手可以選這個。”
“師兄,我覺得這個可以。”黃青陽說。
李延玉放下木料,回身對黃青陽說:“拿椴木吧,那個也軟,但是纖維比巴沙木更細膩,能雕刻得更精細些。”
黃青陽似懂非懂地點頭,說:“行,那就要椴木。”
兩人又在店裡轉了幾圈,挑了幾樣適合新手雕刻用的軟木料和工具。
“老闆,你這還有其他好一些的木料嗎?”李延玉問。
“上好的料子哪能留得到這會兒啊,”老闆說完,好像想起什麼,他一拍手,彎腰從櫃裡拿出一塊長方體狀的木料來,只有巴掌大小,“上好的沉香木。”
“師兄,這個聞著好香啊。”黃青陽湊近動了動鼻尖。
李延玉從老闆手中拿過來看了下,木料手感溫潤,色澤深沉,質地堅硬細膩,油性很高呈黑色,白木紋路卻清晰可見,香味濃鬱卻溫和不刺鼻,確實是一塊不錯的沉香木。
李延玉問了下價錢,老闆伸出右手,比了兩個手指頭說了價格。
“師兄,要不我們還是別要了。”黃青陽說。
“客人,這可是上好的野生沉香,沒個幾十年可得不到這塊料子。”老闆聲音提高了幾分,似乎這樣更能提現自己言語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