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盤兩人依然展示出發生在各自身上的新變化,李小強繼續展示“無招”的境界,而李石佛依然不再繼續“等待”,他依然積極主動,在棋盤上主動求戰。
李小強不是輸在李石佛的積極主動上面,而是輸在對於本次決賽的準備不如李石佛充分。
當李石佛再次祭出一個“新手”的時候,這次李小強就沒能躲過去了。雖然對於李小強當時的應對,研究室認為已經非常不錯,只是還沒有達到“完美”的程度而已。但是面對李石佛,如果做不到“完美”是不行的。就是因為在應對新手時吃了一點小虧,李石佛再透過主動求戰,將微弱優勢一直保持到官子階段,保持到終局。
1目半,李石佛用相同的比分回敬一局。
雙方下成1比1之後,“三星杯”決賽暫停,後3局比賽要到年底在韓國進行。不過1比1之後,本次決賽懸念頓生,決賽前景更加撲朔迷離,外界對於世紀末的“二李對決”更加關注。
“小強,你自己感覺怎麼樣啊?”
在第2局比賽結束後的第2天,張大記者這樣詢問李小強。
“嘿嘿,有點意思,李石佛現在的變化確實有點意思呀。”
李小強知道,雖然前兩局比分是1比1,但是外界把更多溢美之詞給了李石佛。這種情況當然非常正常,一個是現在兩人的地位不一樣,在任何競技專案中,大家總是更同情弱者的,在李小強面前,李石佛現在就是“弱者”,因此在打成1比1的情況下,李石佛肯定能收穫更多表揚。
至於外界有評論說李石佛在棋盤上展現的內容更充實,李小強同樣不在意。
實話實說,李小強對自己在這兩盤比賽中的表現還是基本滿意的。自己在比賽中展現“無招”的境界,而“無招”的最大特點是什麼?那當然就是平淡無奇,因此無法收穫表揚非常正常。
這就像和以前的自己比較一樣,和以前的自己相比,李小強當然認為現在的自己更厲害,但是從觀賞性的角度來說呢,那當然是“有招”的棋更好看。這次李石佛能夠收穫更多表揚,這也是一個很重要原因。
李小強除了不在意外界的評價,甚至也不在意李石佛的精心準備。李小強承認第2盤輸棋是輸在自己準備不夠充分。但所謂的賽前準備畢竟只是外因,前面2局準備不夠,到了後面3局自己完全可以精心備戰,而且一直以來,這方面好像就是自己的強項,因此李小強根本不擔心李石佛在這方面壓過自己。
真正讓李小強覺得“有意思”的是,還是李石佛棋風的變化啊。
在真實歷史中,李石佛的棋風確實經歷過一次轉變,那是在古大力李石頭等人崛起以後,李石佛在世界大賽中收穫了一串“連亞”,他的棋風逐漸變得積極主動。
不過按正常軌跡那是需要到7,8年以後呀,現在才99年。在真實歷史中,這個時候的李石佛正是將“等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的時候。
李小強當然清楚,李石佛這個變化應該和自己有關。
李小強甚至想起,其實在上次末代“東洋證券杯”決賽的時候,李石佛的改變已經初見端倪,只不過沒有如今這麼明顯而已。
前世李石佛改變棋風的時候,他已經巔峰不在。
這輩子李石佛改變棋風,他目前正處在職業生涯的最佳狀態。
改變棋風后的李石佛會變成什麼樣呢?他能變得更強嗎?還是反而因此丟掉自己的特點,變成一位平庸的棋手?
這一切目前李小強還不知道,李小強唯一知道的是,由於李石佛這個變化,讓自己和他的對抗憑添很多樂趣。
比如這次“三星杯”決賽,就因為李石佛這個變化將會增添很多變數。
“都在變啊,那就看誰能變得更厲害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