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小強內心是這麼想,但別人怎麼認為他就不清楚了。尤其這是在日本,而日本棋手的成長週期那是有名的慢。中國棋壇出一個李小強已經夠妖孽了,難道他們那裡專產“早慧型”棋手?
“啊!常選手的棋。還有棋盤巫師自愧不如的地方嗎。。。”
注意!昨天主持人在請李小強“說兩句”的時候,他並沒有把常韌聖拿來和李小強比較,而只是請李小強“評價”一下常韌聖。事實上時至今日,很少有人會拿其他年輕棋手來和李小強比較。除了一個李石佛。而且就算李石佛,大家也普遍認為他和李小強還有一定的差距。現在當大家談及李小強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媒體把他的名字和黃龍士,秀策,吳清源這些“棋聖”級別的人物聯絡在一起。
這就是李小強現在的“江湖地位”,他現在有資格評價他人。卻很少有人拿現役其他棋手來和他比較。而且當李小強開口的時候,他的話相當有份量。
現在見到李小強對常韌聖評價如此之高,主持人不免多說兩句,而且這個主持人顯然做了一定的功課:
“我聽說常選手一直以你為目標,他自己也承認他最想贏的棋手其實就是你。可他到現在也還沒有贏過你,哪怕一盤都沒有贏過。。。”
對於這樣的問題,李小強自然也有辦法應對。他先是看了站在自己身邊的馬小飛一眼,又看了看日本棋手小林光二,然後笑著說道:
“在這我要借用小林先生的一句話,像常韌聖這樣的對手,絕對不能讓他贏開第1盤,否則以後就不得了。不滿大家說,這就是我對於常韌聖的真實看法,也是我以前一直打壓他的原因,在和他以往的比賽中,我從來都是全力以赴。。。”
聽到李小強這樣說,,當時整個會場馬上就響起了一片鬨笑。這句話也算是圍棋界的一個典故,這是早幾年馬小飛和小林光二在“中日名人對抗賽”中苦鬥的時候,小林光二評價馬小飛時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表面上不中聽,但其實這是小林光二對馬小飛的表揚,甚至可以說這是很高的評價。
小林光二說完這句話不久,馬小飛果然就很快就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他迅速成長為目前世界棋壇最頂尖的棋手之一。那麼現在,李小強把這句話套用在常韌聖身上,常韌聖也已經到達那個臨界點了嗎?
“哦?您真是這樣認為?”
“是的,這是我的真心話,不信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李小強滔滔不絕一番話,正好常韌聖在隨後的抽籤儀式中就抽到依田紀基。從觀賞的角度說。這當然算是一個好籤。而且由於李小強對常韌聖的吹捧,因此在今天的觀戰室內,不僅中日棋手在關注這盤比賽,就連韓國的幾位種子選手都把注意力集中到這盤棋上。
在張大記者和梅澤由香裡的陪伴下。首輪比賽的當天李小強一直呆在觀戰室。比賽進行到下午3點左右,出現在觀戰室的棋手開始增多。本次賽會的8位種子選手竟然都出現在觀戰室,這在以往的時候很少見。按照上屆比賽的8強分佈,種子選手中4名日本棋手,3名韓國棋手。而中國棋手只有李小強一人。在這些棋手中,中韓棋手由於沒有地方可去,因此從上午開始就在觀戰室出沒。而日本棋手則大多都是在下午時候來到這裡。
在研究室中,最引人矚目的是研究室的最中央,在那裡上屆比賽的冠亞軍,中國李小強和韓國曹燕子在那擺棋。他們在那裡高談闊論,對著棋盤指指點點,品頭論足。研究的重點自然就是常韌聖對依田紀基這盤比賽,順帶兼顧劉大錘VS崔明勳那盤。而日本的小林光二,趙治勳。大竹英雄和韓國的劉昌赫,徐奉洙等人則在旁邊駐足觀戰。
在研究室內的擺棋,無非是觀戰棋手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擺了出來。可惜今天在擺棋的兩位,他們的棋風特點和兩位對局者大相庭徑。因此他們擺出來的參考圖,和真正的實戰程序相差甚遠。
這方面李小強還好點,多年的隊友,一起訓練,一起成長。李小強對常韌聖的棋也算是比較熟悉,。因此當他在幫常韌聖支招的時候,常韌聖的一些下法他還是能夠預料到。而在另外一邊。當曹燕子在幫依田紀基想辦法的時候左右的時候,他擺的參考圖常常引來趙治勳和小林光二等人的搖頭大笑。
這當然不是說曹燕子擺出來的參考圖不好,而是他們一致認為,在實戰中依田紀基絕不可能按照曹燕子的思路那樣下。
要說起常韌聖和依田紀基這兩人。他們都是屬於棋風特別“正”的那種。套用一句圍棋術語,他們倆算是正宗的“本格流”。下棋講究的是堂堂正正,講究的是棋形優美。而李小強和曹燕子兩位呢,他們倆的水平也許很高,但在下棋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注重棋形。尤其是在研究室擺棋的時候,這種棋又不用負責任。因此他們的有些構思更加顯得天馬行空,無拘無束。怎麼好玩來什麼,怎麼刺激上什麼。這樣一來,他們倆擺出來的棋,自然就和實戰的程序完全不在一個節拍上。
儘管如此,當李小強和曹燕子在擺棋的時候,大家還是看得津津有味。不少棋手和記者甚至產生大開眼界的感覺。
“大開眼界啊,原來棋還可以這樣下。。。”
研究室內,厚道人林海峰先生這樣感慨。日本流的一個最重要特徵,就是非常注重棋形,依田紀基是標準的日本流,而常韌聖繼承了乃師聶旋風的風格,其實也算是典型的日本流。但是他們對棋形的認識,就比“經常下俗手”的曹燕子或者李小強更強嗎?那當然不是。無論是“韓國流”的曹燕子,還是現在被人稱作“中古流”的李小強,他們對於棋形的認識,對於棋形的理解理解,當然要比依田紀基或者常韌聖來得深刻。
簡單的說,常韌聖他們注重棋形是沒錯,但是他們在下棋的時候反而容易被所謂的“棋形”束縛。而李小強和曹燕子他們就不同,他們下棋很少被棋形所束縛,可以這樣說,李小強現在的水平,早就超越了“講究棋形”這個階段。這當然是一種更高的層次,更高的境界。
這就是現在常韌聖和依田紀基等人和李小強的差距。李小強認為,依田紀基是沒多大指望了,如果常韌聖在這方面有所突破,那麼他就能迅速縮小和自己的差距。
所謂“一流棋手”和“超一流棋手”的差別,在大部分時候很可能就是體現在這方面吧。
李小強在研究室內大出風頭,首輪比賽也在有條不紊的繼續。下午4點多鐘,部分強弱比較分明的比賽已經決出了勝負。
最早結束戰鬥的是馬小飛那盤,他僅用110手左右就擊敗日本本田邦生九段。這盤棋倒不能說本田九段下得太差,而是他一開始就走上了馬小飛擅長的路子。局勢早早形成馬小飛取實地,他取外勢的格局。當棋局進入中盤,本田九段圍起來的一塊大模樣很快就被馬小飛踐踏一空,劣勢明顯。到他中盤認輸的時候,要說這棋其實也還能下,如果換一位韓國棋手的話,那肯定不可能那樣輕易認輸。但大部分日本棋手就是這樣,你可以說他們沒有拼搏精神,也可以說他們很有風度。總之這是日本棋手一個很明顯的特點。
馬小飛贏下比賽後不久,第2位進入16強的棋手產生,是韓國的李石佛。他擊敗的是臺北“紅臉棋王”。客觀的說,目前這兩位之間的水平還存在比較明顯的差距,今天李石佛贏得比較輕鬆。
隨著馬小飛和李石佛贏下比賽,再加上幾位種子選手,可以認為有爭冠實力的棋手都已經進入16強。
因此隔一天的16強戰,本屆“富士通杯”真正的較量才真正開始。(未完待續。
PS:先說明一點,其實我沒有斷更。這一章我從大年初一就開始碼,只不過這5千多字碼了我15天而已。呵呵。
好了,從今天開始慢慢恢復更新。在2016年度結束本書,作者還是很有信心的。繼續請大家多多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