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飛和曹燕子的比賽進行到下午的時候,來到研究室的棋手漸漸多了起來。和中國代表團成員談笑風生,一臉輕鬆相比。韓國棋手那邊的氣氛則顯得有點凝重。的確,從去年連獲“富士通杯”和“東洋證劵杯”2個冠軍,到今年“富士通杯”亞軍。如果這次連決賽都進不了。那這個下滑趨勢就太明顯了。這對於目前躊躇滿志,一心想在世界棋壇大有作為的韓國圍棋來說是無疑是一盆冷水。
在目前3個圍棋強國中,韓國圍棋可以說是最沒有底蘊的。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才更需要用成績來證明自己。出現在國際賽場的韓國棋手,總感覺他們的勝負心都要強過中日棋手,其中原因可能就在於此吧。
在下午的研究室內,雖然大家擺棋的時候還是明顯分出2個圈子,中國代表團面前一塊棋盤,韓國人那邊也擺一快棋盤。但是大家的研究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劉昌赫和李石佛等人進來後,都熱情的過這邊來打招呼,他們對聶旋風也是執弟子禮,看上去態度相當恭順。尤其等到今天的棋局進入關鍵之處後,兩國棋手乾脆不分彼此,大家聚在一塊進行共同研究。
看得出來,聶旋風今天的興致很高,下午兩點多一點的時候,當他看到曹燕子的一步好棋,聶旋風開啟了話匣子:
“今天在對局的兩位很有意思,他們倆被日本的秀行先生譽為數一數二的圍棋天才。說實話我以前還有點奇怪,老先生為什麼會把曹燕子排在馬小飛的前面呢?看到曹先生剛才這步棋,我才感覺秀行先生的排法應該也有其道理。”
這種對於前輩棋手的話評價,別人自然是不方便插嘴的。大家也只能聽聶旋風一個人在那掰忽。誰知聶旋風今天的興致真的很高,他先是透過翻譯問李石佛,問他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李石佛在那哼哧半天都不肯說。聶旋風只好又轉過頭來問李小強:
“小強,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李小強心說我哪裡知道。不過他想到聶旋風的感慨是因曹燕子的那步好棋而起,因此他仔細分析這步棋。
這盤棋兩位對局者選擇了和第2局比賽相同的開局。可以看出馬小飛應該是進行了精心的準備。當他率先變招後。經過十幾個回合的衝拆,研究室判斷應該算是馬小飛開啟了局面,棋局進行到40多手棋的時候,大家普遍認為馬小飛的棋相對好下。
當然。大家認為馬小飛的棋好下歸好下,不過卻沒有什麼人認為現在是馬小飛優勢。因為今天的局面和他們第1盤比賽時候的局面不同,今天的局面看上去非常混亂,雙方在中原一代展開了激戰。
到下午2點多鐘的時候,全域性一共進行到60多手。這個時候曹燕子下出了一步好棋。這步棋出乎研究室的意外。但大家仔細品味一下之後又一致公認這是好棋,由此也引發了聶旋風的感慨。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高者在腹”吧?曹先生在這方面確實是才華橫溢,我認為秀行先生就是看到他這一點,所以才把他排到馬老師的前面。聶老師您認為我說得對不對?”
“這就對了。。。”聶旋風對李小強的看法深表贊同:“。。下圍棋有一種說法,叫做千古無同局。這個不同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呢,主要就體現在棋盤的中腹上。在棋盤的邊角,大家可以總結出很多定式拉,套路什麼的。這些透過系統學習就可以掌握。但是棋盤的中腹就不同,圍棋的中腹作戰除了那幾條作戰原則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規律可循。因此這就需要天賦了。我認為一名棋手在這方面的能力如何。最能區分出天賦的高下。。。”
“這樣說有點片面吧?果然照您這麼說,那日本的武宮正樹豈不是全天下天賦最好的棋手?”
對於聶旋風的說法,第一個提出質疑的是張大記者。的確,在如今這個年代,大家只要談論起圍棋的中腹,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武宮正樹的“宇宙流”。尤其是像張大記者這樣的業餘棋手。但是很明顯,職業棋手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業餘棋手顯然是不一樣的。聶旋風笑著對張大記者說道:
“沒錯,武宮的天賦當然算是相當不錯的了,但如果只認為“宇宙流”才是高者在腹。我看這才是真正的片面。圍棋中的高者在腹有很多種,而“宇宙流”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你比如說。。。”
聶旋風今天的談興好像確實很高,說到興起的時候,他這時候又手指虛點李小強和李石佛兩位。聶旋風繼續說道:
“秀行先生也評價過這兩位吧。他們倆其實也是高者在腹的典型,那麼現在大家都來說說,他們兩位的“高”,到底是高在哪裡?”
聽到聶旋風這樣說,除了李小強和李石佛兩位當事人不好開口以外,其他棋手和記者自然就七嘴八舌議論開了。由於這是韓國人的主場。表揚嘛自然要從表揚客人做起。最後由劉昌赫代表大家說出對李小強的評價。
大家認為李小強的“高”,主要是體現在他的想象力上。在貌似平淡的局面,李小強總能製造出種種頭緒。而在一些複雜的局面,李小強又總能找到最正確的制勝道路。李小強的這個特點,當然也算是“高者在腹”的一種。
李小強一直在旁邊聽著,雖然他一直沒有開口,但心裡可是美滋滋的。要知道,一直以來,李小強對自己的天賦都沒有什麼自信。可聽大家這麼一說,李小強特然覺得,好像還真是那麼回事啊,也許自己的圍棋天賦還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