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6點多一點,第6屆“東洋證券杯”16強戰全部結束。最後的結果沒有出什麼意外,3名中國棋手強勢殺入8強。
在本輪比賽中,最引人矚目的自然是聶旋風VS李石佛之戰。因此當最終結果出來後,眾多記者把聶旋風團團圍住。
“。。。什麼?你問我現在有什麼感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李石佛和他師傅曹燕子相比,我認為還是曹燕子更難對付一些。。。”
李小強和劉大錘等人站在不遠處,含笑看著聶旋風在那高談闊論。這是聶旋風和李石佛的首次對局,受到更多一點的關注也是正常。而且按照聶旋風的江湖地位,剛剛獲得勝利的他評價一下後輩棋手也沒什麼了不起。聶旋風贏李石佛算冷門嗎?當然不算!至少在這個時候看來,去年的“應氏杯”冠軍贏前年的“東洋證券杯”冠軍,這樣的結果當然不算冷門。
真正讓大家感到驚訝的,還是本局棋局的內容:碾壓!聶旋風完全是以一種碾壓的姿態擊敗李石佛。在本局中,聶旋風好像把李石佛的弱點放在顯微鏡下展示,他彷彿把李石佛的短板完全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才是最讓人感興趣的。
在聶旋風還在接受採訪期間,同樣也贏了棋,現在心情不錯的馬小飛對李小強開玩笑似的說道:
“小強,其實我看老聶今天這盤,和當年大竹贏你那盤很像呀。據說這個韓國神童曾經說過他最欣賞的就是老聶和林海峰這種棋風。我以前還有點奇怪,他們的風格完全就不像嘛。不過看了這盤棋以後,我終於有點明白了。嗯,缺哪補哪,大致應該是這樣吧。”
“呵呵,精闢!”李小強對馬小飛豎起一個大拇指。
對於馬小飛的看法,李小強還是基本贊同。李石佛是說過他欣賞聶旋風和林海峰的棋風,但是他們的風格很相似嗎?在某些外在形式上也許有點相似,但是在職業棋手看來。他們的風格完全不同。
例如聶旋風最主要的贏棋方式,那主要是依靠他超強的序盤技術,依靠大局獲勝。而李石佛呢?誰都知道李石佛的優勢主要是在中後盤。這根本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那李石佛為什麼又會說最欣賞聶旋風這種型別的棋風呢?這就是馬小飛說得好了。
缺哪補哪。
這種情況不僅李石佛身上有,其實李小強自己也有體會。對於某項自己不具備的才能,往往就更是羨慕,更渴望自己擁有。不僅是棋手,李小強認為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這大概也是天性之一。
看著聶旋風談笑風生的和記者周旋。又看看他旁邊面無表情默默無語的李石佛。李小強心裡想到;如果自己不是重生者,那麼看到這個樣子的李石佛,大概也不會把他列為自己心目中的頭號大敵吧?
不管別人會不會因此看輕李石佛,但李小強是決定不會的。
沒錯,聶旋風能夠無限放大李石佛的弱點。但整個世界棋壇又有幾個聶旋風呢?就算你想複製聶旋風的贏棋模式,那你也要有那個本事才行啊。因此李小強認為,李石佛今天的輸棋,這只是一個特例,更不能因此而小看李石佛。這就像兩年前自己輸給大竹英雄那盤一樣。就算後來有很多棋手想複製大竹的贏法,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過呢?
圍棋水平達到李小強或李石佛現在這個高度。只要意識到自己的短板。馬上就會想辦法彌補自己的缺陷。比如當李小強意識到自己缺乏“均衡感”的時候,他就會想辦法彌補。當然,李小強選擇的是一條比較極端的路子。現在連李小強自己都覺得,自己現在的棋好像是越來越極端了。融合“二十一世紀圍棋”的精髓,由一種極端的不平衡,看看能不能走向一種相對較高境界的平衡。這就是這2年李小強選擇的修行之路。李小強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能不能實現。但是李小強知道,這條路自己終歸是會堅持走下去的。
那麼李石佛呢?現在的李石佛怎麼想李小強當然不清楚。不過從真實歷史來看,李石佛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他將均衡型下法修煉到極致。
“嘿嘿。到時我這種極端不平衡下法碰到你那種極端均衡型下法,真不知道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這一刻的李小強又開始在那胡思亂想。
李小強的胡思亂想並沒有持續多久。由於本輪比賽結束後,馬上就要進行8強戰的抽籤儀式。這個時候聶旋風也擺脫了記者的採訪,他迴歸大部隊裡。回來後的聶旋風還在那不滿意的嘟嘟囔囔:
“這些記者。。。好像我贏一盤棋是什麼很了不起的事情似的。。。”
聽到聶旋風的抱怨後大家哈哈大笑。的確。聶旋風當然有理由抱怨。曾經的聶旋風,他也品嚐過“一覽眾山小”的滋味啊。那個時候的他,只有輸棋才是新聞,什麼時候又變成贏棋才是新聞了?在聶旋風看來,他贏李石佛可能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一件很平常的事居然被別人當成新聞。這自然會讓心高氣傲的聶旋風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