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不好的地方就不應,下圍棋的都會這招。張大記者見房間裡的氣氛有點尷尬,因此他很快轉移話題,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棋局中。
“老大今天的棋下得中規中矩,開始我還覺得有點奇怪,認為他可能是在巨大壓力下,選擇了最保險,也可能是最保守的下法。因為今天的棋,這這明顯就不是老大平時的風格嘛。不過棋下到現在,我只能對老大表示深深的佩服。老大還是厲害,他選擇今天這種下法。沒準就是他有意為之的。。。”
“你別拍小強的馬屁,說重點。比如說。。。你認為誰能贏什麼的。”
常韌聖正在滔滔不絕之際,他很不幸的被張大記者打斷。他瞪一眼常韌聖的同時,還向林夢雨站的方向瞄了一眼。
要說張大記者想對常韌聖表達的意思很明顯:今天可是有幾個外行在這裡。你也不用在圍棋技術上進行深度探討了,你就用最直白的話說,你認為現在的形勢怎麼樣吧,或者說,你預測一下誰能贏。
“這個。。。”
很顯然。常韌聖等人雖然不擅於交際,但個個都是聰明人,張大記者的意思秒懂。常韌聖又看了一眼梅澤,然後重新組織語言:
“我就這樣說吧,看這盤棋我有一種感覺,感覺是當年的加藤先生碰到年輕時候的趙治勳,加藤先生雖然使出渾身解數,但總給人有勁使不出的感覺。。。”
“哦,你真是這樣認為?那麼你的判斷。。。小強最終能贏?”
“沒錯!我就是這樣認為的!到目前為止,加藤先生的力量被老大完全壓制。正如當年他一碰到趙治勳先生就一籌莫展。棋下到現在,老大已經獲得了一定優勢,照這個趨勢看,我認為老大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大,直到獲得本局的勝利。”
說到圍棋,常韌聖倒是沒有絲毫拖泥帶水,他堅決表示看好李小強。至於他舉趙治勳的例子,在座的都是懂棋的,除了林夢雨和廖瓊之外,其他人都明白常韌聖說的意思。
加藤先生是威名赫赫的超一流棋手沒錯。不過他在日本棋壇。其實也沒有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時代。加藤先生最有希望建立起自己的時代,其實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在當時,自從林海峰先生把坂田先生拉下馬,日本棋壇就是一片混戰。無論是什麼“竹林時代”,還是短暫的“石田時代”,再加上藤澤秀行奇葩的棋聖戰6連霸,都發生在那段時間。總而言之一句話,在那個時代,日本棋壇也沒有絕對的霸主。大家你方唱罷我登場。
到了70年代末,加藤先生漸漸脫穎而出,他已經可以壓制林海峰和石田芳夫。就在大家以為“加藤時代”快要到了的時候,很可惜的是,加藤先生碰到更年輕的趙治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趙治勳儼然就是加藤正夫的“苦手”,他把可能出現的“加藤時代”扼殺在搖籃之中。
趙治勳為什麼總能贏加藤?圍棋界其實有一個解釋:
“加藤最大的優點是力量大,算路深,但是他這個特長,卻被趙治勳完全壓制,因為和加藤相比,趙治勳的力量更大,算路更深,既然自己的最大優點都被別人壓制,那麼當加藤碰到趙治勳的時候,他總是一籌莫展。”
必須承認,這個解釋雖然未必完全正確,但至少看上去還是有點道理。加藤外號“天煞星”,擅長攻擊,而趙治勳就極其擅長治孤。其實無論說攻擊還是治孤,其實都是力量和算路的一種體現,是一個統一的對立面。加藤先生很可能就是在這方面不如趙治勳,所以他總是練不過老趙。
事實上,後來的加藤先生變為“半目加藤”,其實也和老趙有關,那是他們的一次五番棋,加藤以3比2獲勝,加藤贏的3盤,總共也就贏了1目半。大家分析加藤為什麼能贏?當時日本棋界大多數人也就認為加藤更全面了,他在官子方面取得突破,所以他才獲得勝利。
“所謂拳怕少壯啊,近幾年來,小強算路之恐怖,那也是得到棋界公認的。不僅如此,就算是比官子,加藤先生也未必比小強高。所以你們認為,加藤先生最強的兩個地方,都可能被小強完全壓制,因此當棋局下成這個樣子,小強獲勝的把握很大。是這樣嗎?”
張大記者的眼睛從常韌聖他們面前掃過,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
“沒錯,真實情況就是這樣的,所以我們認為這就是老大的聰明之處,當他有意將棋局引導成這樣。那麼他的獲勝,其實就在情理之中。”
常韌聖的預測能變為現實嗎?
下午5點差一點,對局室內,就在雙方快要進入讀秒的時候,已經思考了有一段時間的加藤先生苦笑一聲。
然後他把兩枚棋子放到了棋盤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