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卻,不斷退卻,彷佛著魔般跟著石佛亦步亦趨,進入官子前明快簡潔的取勝之路一片朦朧,直到將大優之局送至半目敗。
與其將計算力用於攻殺,不如拿來計算靠譜的官子,在李石佛的圍棋觀中,畢竟攻殺可以規避,官子在所難免,這就是李石佛的選擇。這就是他為自己選擇了贏棋方向。
到了今世,整個世界棋壇的格局當然更不同了,因為世界棋壇多了一個李小強!
李小強洞悉這種情況,從本質上說。李小強選擇的修行道路是和李石佛一樣的,都是先從後半盤做起,鞏固自己的後半盤技術,這是一切勝利的基礎,然後從後往前推。慢慢提高自己的中前盤技術。
和李石佛不同的是,李小強還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他的見識,在他的腦海中,有各種各樣來自後世豐富的“套路”。
李小強也清楚,自己的那些“套路”,這些不是真正的才能。和聶旋風那種真正的“功力”是不能比的。但是這些“套路”能迷惑很多人的眼睛,尤其是具體到一盤棋的時候,一個“套路”下了,很可能威力巨大。讓人防不勝防。
除了這個,還有李小強從中古棋中吸取的營養,這讓他的思路更開闊,發力點也更詭異,現在的李小強,他往往能從別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發力,讓人猝不及防,往往一個區域性戰鬥下了,很可能就已經獲得優勢。這正是印證了那句話,不怕你算不到。就怕你沒往這個地方去想。
變幻莫測的序盤,詭異的發力點,以及精準無誤的後半盤,這就是當下人們對李小強的認識。這一切看上去都是非常美好。因此當絕大多數棋手碰到李小強的時候。都會覺得很頭疼。這也讓整個世界棋壇對他的評價很高。“棋盤巫師”的名頭也就是這樣得來的。而“石佛”的名頭,現在也要暫時籠罩在“巫師”的陰影之下。
當然,李小強的棋並非沒有缺陷,而他最大的缺陷,其實就體現在他對圍棋的理解上,對圍棋的判斷上。換句話說。李小強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他的“功力不足”。
功力不足套路彌補。
這在對付其他棋手的時候,這一招或許可以。不過當他用這一招對付這個年代其他頂尖棋手,特別是像聶旋風這種序盤功夫超強的頂尖高手,尤其是大家對他棋路比較熟悉的時候,這一招就沒那麼好使了。
比如在天元戰前3盤他對上聶旋風,李小強無一例外都是被人家在序盤就拉開差距。他的“套路”碰到真正的序盤大家,效果一點都不明顯。更重要的是,聶旋風本來就是一位非常擅長轉換的棋手,在比賽中,當李小強意識到自己落後,憋住一口氣準備對對手施以重拳,卻往往被對手以行雲流水般的招法繞開。讓李小強的重拳拳拳撲空,像是打在水裡,根本就取不到什麼效果。這讓李小強很鬱悶,也讓李小強對自己的水平有一個更清醒的認識。
因此李小強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現在的棋也許是很不錯,但是遠遠還沒到獨步天下的地步。當然,在如今這個年代,每個頂尖高手好像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但好像都有各自的弱點,因此才說這是個沒有絕對王者的年代。
李小強和張大記者在下面聊天,“應氏杯”第1輪的抽籤結果也差不多出來了。
本屆“應氏杯”一共24位棋手參加,其中中國棋協所屬棋手7人,日本棋協所屬棋手8人,韓國棋手5人。其他名額就被其他地區棋手瓜分。
當然,中國人舉辦的比賽,日本棋手名額會比中國還多,那是因為這裡面有幾位臺灣棋手。例如林海峰先生和王立誠先生,他們是日本棋協所屬棋手沒錯,但這次都是代表臺灣參加比賽。
和第1屆相比,本屆比賽最大的變化,是韓國棋手增加。第1屆比賽的時候,韓國本土棋手只有曹燕子一個,這也曾引起韓國棋手的抗議。到了本屆,韓國棋增加到5位。應老先生這次邀請了韓國棋壇的“四大天王”和“排名第5”的梁宰豪參加本次比賽。
在種子選手方面,種子選手的確定是按照上屆比賽8強選手排定。中國是聶旋風和李小強,韓國是曹燕子一根獨苗,剩下五席都被日本棋手佔據。
“哈,廼兄和韓國的李石佛抽到了一塊。小強,你現在還是認為廼兄有機會贏棋嗎?”
坐在臺下,張大記者還在和李小強聊天,面對張大記者的問題,李小強含笑不語。
“明天好好看吧,看了就知道。”
李小強嘴裡這麼說,心裡還是有點詫異,要知道,到了今世,由於中國棋手沒有罷賽,第2屆“應氏杯”的參賽陣容已經和真實歷史中的完全不同,但歷史的慣性還是宣示出頑固的一面。比如現在,芮廼偉還是和李石佛在第1輪就相遇了。
雖然在首輪比賽中,有多達5名中國棋手出戰。在日本棋手方面,也有武宮正樹,小林光二,大竹英雄三位明星棋手出場。芮廼偉VS李石佛的對陣,在本輪中並不算十分顯眼。不過在李小強心目中,首輪的關注重點毫無疑問就已經確定了。那肯定就是這盤棋了。
第2屆“應氏杯”首輪抽籤儀式結束,第2天,第1輪比賽就要正式開始。在這一天中,李石佛的眼淚會如約而至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