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初,李小強和李石佛分別擊敗加藤正夫和趙治勳,會師於第3屆“東洋證券杯”的決賽。不管是外界說的“青春對決”也好,還是李小強自己認為的“宿命對決”也好。那麼對於李小強來說,在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是精心備戰的時間了。
說實話,其實在李小強自己的心目中,他也不認為現在的李石佛就已經比日本的“六超”他們強。但是真正要和這個對手交手的時候,李小強的心態還是不一樣的。
這要怎麼說呢?當李小強碰到日本“六超”的時候,他在比賽中雖然也會竭盡全力,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把比賽贏了下來。但是在李小強的內心,他其實一直沒有把“六超”當成自己真正的對手。
必須指出的是,李小強倒並沒有看不起“六超”的意思。畢竟“六超”的年齡就擺在那裡,他們的巔峰期也只剩下這最後幾年了。再說李小強還帶來一點前世棋迷的心態,因此當他在比賽中碰到“六超”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有一點“領教”的心態,“爭勝負”的心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烈。反正李小強在比賽的時候,他從來就不用考慮輸了以後會怎麼怎麼樣的。其實他在比賽中的很多心思,就是想領略一下他們的棋到底有多強?
事情有趣就有趣在這個地方:其實這在不知不覺中,李小強在比賽中的心態反而更好。最起碼在外界看來,當李小強面對強手的時候,他的表現非常沉穩。在他的比賽中,他好像就從來沒有什麼棋不敢下的。給人一種“敢打敢拼”的感覺。他好像就從來不會因為什麼“大勝負”的原因而產生患得患失的心理。
必須承認,很可能就是李小強的這種心態,才讓他在比賽的時候總能發揮自己的最佳水平。創造一個接一個在外人看來的“奇蹟”。到了現在這個時候,
“李小強有大將之風!”
這差不多已經成了世界棋壇的共識。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李小強即將面對的,是李石佛!這是李小強一直以來的假想敵。是李小強心目中真正的對手,而且可能是長期的對手。那麼在李小強的內心。他肯定不會只是想“領教”那麼簡單的。
李小強現在的這種心態,其實也體現在他的備戰上面。現在距離決賽的時間還有一個月左右。李小強自然是一直留在中國棋院備戰。從表面上看,大家自然是覺察不到什麼異樣。只有圍棋隊這些人才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李小強對於即將到來的決賽,他好像異常的重視。他平時擺棋的時間明顯增多。他做的各種準備也更加充分,更重要的是,他平時“發呆”的次數也明顯增多。
用一個詞來形容:最近一段時間的李小強,他好像明顯處於一種亢奮狀態。
要說李小強那也是經過了“大場面”的。比如在“富士通杯”決賽以前,李小強也是一直留在京城備戰。但是在那個時候。大家就看不到李小強現在這個樣子了。在那個時候,都是別人替李小強緊張,而李小強自己呢?他那時總是一副風淡雲輕的樣子。
更重要的是,要說那個時候還是李小強的“第1次”。在大家看來,“第1次”時候的李小強反倒很淡定,他並沒有亢奮成現在這樣。因此很多人都搞不明白,最近一段時間的李小強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小強現在的表現自然是落入了管理層的眼裡。對於李小強現在的狀況,管理層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從表面上看,李小強現在的表現是好事啊,他目前正在積極備戰。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是一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好孩子模樣。這當然是讓人無法指責的。
可是這種感覺其實是很微妙的。比如大家看慣了李小強平時淡定的樣子,而他就用那種狀態獲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那麼作為旁觀者來說,那當然是不希望李小強改變原來的那種狀態。
不過總的來說,大家對李小強還是放心的。因為這麼多年下來,李小強的表現一直讓人放心。他的自我調節能力也讓很多人看在眼裡。因此大家雖然覺得有點奇怪,但是並沒有放在心上。
事實上,對於這個時候的中國圍棋來說,大家正在操心另外兩個人。這兩個人,就是中國棋壇的“聶馬雙雄”。
進入12月份以後。如果作為公曆年來說,李小強今年已經沒有什麼重大比賽要下了。他和李石佛和5番棋決賽要過了元旦以後才開始。而就在這個月,其實還是有2個重要的國際比賽。
這第1個,就是“中日圍棋名人對抗賽”。出戰的棋手是馬小飛九段和小林光二九段。而第2個呢?那就是久違的第6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在本屆擂臺賽中。中日雙方經過漫長的拉鋸戰,目前也到了最後“主將對決”的時刻。
中方的主將依然是聶旋風九段。而日方的主將呢?恰好就是剛剛被李小強淘汰的加藤正夫先生。
因此當“東洋證券杯”半決賽結束以後。當這2個比賽呈現在大家面前。大家才突然發現,現在好像到了為他們倆擔心的時候了。
由於3個世界大賽的相續創辦。目前的擂臺賽其實已經淪為2流賽事。無論在圍棋界內部,還是在棋迷心目中的影響力,擂臺賽的影響已經大不如以前了。比如中國圍棋界,可能考慮到前面已經連贏了5屆了。都贏得有點不好意思了。那麼到了本屆比賽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排出最強陣容了。比如馬小飛和劉大錘,再比如李小強,開始都沒有出現在最初的比賽陣容中。
在當初排定比賽陣容的時候,在前面幾臺,就留給了地方棋手很多名額。到了後面幾臺,曹大方九段是“三將”,錢於平九段是副帥。包括李小強在內的中國圍棋幾位扛鼎大將都沒有出現在陣容中。這要不是考慮贊助商的情緒,考慮比賽影響力的話,可能聶旋風都不會出任這個主帥。
要說李小強在擂臺賽上的表現一直很出色,他本來不應該排除在這個陣容之外的。可由於他那時的年齡實在太小。而且當時排定這個陣容的時候,他的手中正好還有一個“名人”頭銜。那麼按照圍棋界的習慣來說,那麼總不好意思安排一位“圍棋名人”在前面衝鋒陷陣吧?就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矛盾,所以李小強並沒有出現在這個陣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