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小強發現那個手筋後,整個事情的脈絡其實已經非常清楚。一步價值15目的棋加一個5目的後續手段,那當然大於一步17目的官子。這應該就是加藤先生的打算,也是整件事情的真相。
當然,事情並沒有完。作為李小強來說,他僅僅發現這個後續手段是不夠的。他必須想出解決辦法來,只有這樣才算成功。如果李小強想不出有效的抵抗手段,那麼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對手便宜自己幾目棋。
事實上,在李小強長考的時間中。他用了5分鐘左右發現加藤先生的意圖。而剩下的時間呢?他其實就是在思考抵抗手段。他找到了嗎?
李小強認為:自己應該是找到了!因為自己運用的。是比“手筋官子”還要高深的一種收官方法。李小強運用的,那當然就是所謂的“複合官子”。用後世李石頭的話來說,這是一種“更科學的官子”。
當比賽進行到下午不到4點的時候,李小強的這次長考用去了20多分鐘。然後他開始落子。
在這個時候,李小強的同樣是“小招”。他的手法同樣很平淡,如果不瞭解事情真相的話,大家甚至會認為李小強的手法非常俗。
不過當棋盤上增加了4手棋,在區區兩個回合的交換以後。當加藤先生看到李小強搶到了那步“2路扳粘”,他搶到了那步價值17目的大官子。他開始搖頭苦笑。因為他突然意識到:在最近幾個回合的官子較量中,自己雖然還是有秀出“官子手筋”的機會。但是最後虧損的可能還是自己。
李小強剛才運用的,其實就是一種“複合官子”的下法。他用了兩步很俗的手法“先手定型”,他這兩步手法不僅很俗,其實本身也是“損著”。兩步棋總共虧損了1目棋左右。但是這2步棋的好處在什麼地方呢?其實就是為加藤先生施展手段增加了難度。
當然。加藤先生強行施展也不是不可以。不過這是有條件的,有了那兩步交換後。棋盤上有出現新的變化了。這讓李小強在另外一個地方又能自然而然的獲得3目棋的利益。
這樣繞來繞去太複雜了。還是做個簡單的算術題吧。等到做完這個算術題後,這裡面的得失就應該非常清楚了。
從加藤先生的那步“3路擋”算起,黑棋的收穫是什麼呢?那就是一個“後手15目”加“手筋官子利益5目”加“李小強俗手虧損的1目”。這樣通算下來,加藤先生的利益是21目。
而李小強的收穫呢?那就是一個“後手17目”加“黑棋施展手筋後自然而然獲得的3目”。這樣算下來的話,李小強的收益是20目。
從表面看上去的話。加藤先生不是多獲得了1目棋的利益嗎?其實不是的。要知道,如果加藤先生沒有算到那步後續手段,那他會怎麼下呢?他當然是先搶那步價值17目的官子。而李小強呢?他也只能走那步價值15目的棋了吧。
那麼就很清楚了吧,加藤先生獲得的是17目,李小強獲得的是15目。由於那個時候是加藤先生的先手,按照正常次序收官的話,這2目棋是加藤先生應得的利益。
而現在呢?加藤先生的利益反而只有1目棋!
如果這樣考慮的話,那麼在這些回合的較量中,那到底是誰便宜了呢?那當然是李小強!
這就是“複合官子”的威力!這很可能也是李石佛真正的“官子之謎”。他的這項技術和他的“麻”一樣,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李石佛的獨門絕技。
李石佛用他這個獨門絕技贏了那麼多年,圍棋界那麼多高手為什麼沒有發現呢?這應該也是有原因的。所謂的“複合官子”,你一般看不到很華麗的手段,重要的是其中“排列組合”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一般在棋盤上是看不到的。
比如像今天這盤棋,李小強的手段一點都不拉風。他只是用幾個簡單的手段“排列組合”一下。可能在別人都還沒有弄懂怎麼回事的時候。他就不知不覺中佔到了1目棋的便宜。
如果沒有破解其中密碼的話,那麼在外人看來,反倒像是加藤先生秀出了漂亮的手筋。大家在觀戰的時候,甚至就會為加藤先生的官子功夫大加讚賞。
比如現在的韓國棋壇,無論外人怎麼看,好像都是曹燕子技高一籌。可偏偏就是看上去“技高一籌”的曹燕子,卻被樸實無華的李石佛壓制得無法動彈。
李小強和加藤先生的比賽進行到下午4點半左右。等到那個回合的較量結束之後,棋盤上又多了幾十手棋。這個時候的李小強已經非常清楚:在今天的第1盤比賽中,自己的獲勝應該只是時間問題了。
因為在那之後,加藤先生的節奏好像被打亂。當他意識到自己產生虧損,他後面的行棋有點急於求成。那麼這樣一來,他的官子反而露出了幾個破綻。導致差距越拉越大。
下午5點差一點的時間。一直呆在對局室內的梅澤由香裡現在有點發懵。她完全搞不清楚棋盤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不過有一點她是很清楚的:作為加藤先生讀秒員的她,今天應該是失業了。
就在4點50分左右,當整盤棋一共進行了170多手。加藤先生選擇了中盤認輸!
“他,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