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圍棋就是這樣。“高效率”往往意味著破綻,前提是你能不能夠抓住。你抓住了,那麼對手的棋就是破綻,你沒抓住呢?那麼就只能承認人家的高效率。
比如說徐奉洙的這步棋。他這步棋的破綻其實非常明顯。由於他想“兩邊都走到”,白棋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分斷”手段。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白棋是能夠切斷黑棋自身聯絡的。那麼這樣一來,黑棋最主要的“聯絡”目的就無法達到了。
可黑棋這步棋的好處就在這裡。由於這步棋的存在,李小強雖然可以分斷這塊黑棋。但是在幾個回合以後,自己的那塊孤棋好像也無法正常聯絡了。
換句話說,白方雖然可以把這塊黑孤棋留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但是與此同時,自己的孤棋好像也要陷入黑棋的包圍圈。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算了,因為前面已經說了,李小強的那塊孤棋眼位更豐富一點,也顯得更有彈性。現在真正的問題就在於:李小強如果為了保證自己的目數不受損,而施展那個“分斷”手段的話,那麼就會損害到自己孤棋的一個眼位,與此同時,還會讓黑棋大龍多出一個後手眼位。
這才是讓李小強真正糾結的地方。因為對於陷入敵人包圍圈的孤棋來說,一個“眼位”是至關重要的。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眼位”,就代表了棋的“厚薄”!
因此可以這樣說,如果白棋強行施展這個“分斷”手段的話,就會導致全域性的“厚薄”發生逆轉。會讓自己的孤棋存在被“屠龍”的危險。
在研究室內,馬小飛和劉大錘他們就是計算到這裡。所以他們才會搖頭苦笑。才會說“白棋的風險反而更大”。
而作為對局者徐奉洙先生呢?他肯定也是看到了這個變化,他才敢下這步遊走在“無理”和“高效”之間的棋。
“他這步棋,到底是無理還是高效呢?還有其他辦法可以破解嗎。。。”
在對局室內,李小強的長考還在繼續,他在計算著棋盤上的各種變化,他在苦苦思索破敵之策。時間就這樣飛快的流逝,李小強遲遲不肯落子。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4點。在這個時候,正常的比賽時間已經用去了5個小時。在其他幾盤比賽中,有一些棋局都已經快要分出勝負了。而李小強這盤,棋盤上的形勢和1個小時以前一模一樣。
在這個時候,研究室的中國棋手已經不再討論什麼“反擊”的問題了。大家開始為李小強的用時感到擔心。
“小強這是怎麼了?他這樣長考下去的話,估計很快就要讀秒了吧。嘖嘖,真不知道他現在到底是在想什麼。也真想看看小強這次又能下出什麼樣的好棋”
“是啊,不過我雖然也很期待著名的“小強長考”,但是希望他沒有鑽到牛角尖裡面去才好。。。”
在下午4點多一點的時間。李小強好像終於從“神遊天外”的模式中回過神來。他一切都恢復正常,他開始在棋盤上落子。在這個時候,李小強只剩下不到10分鐘的保留時間。而對手還有將近1個小時。
在這個時候,李小強雖然已經構思好一個規模及其宏大的作戰計劃,但是他自己心中一點把握都沒有。因為李小強心裡清楚,自己這個作戰計劃實在是太宏大了,也實在是太複雜了。自己在這一個小時內,其實根本就沒有完全算清楚。因此也談不上有什麼把握。不過即便如果,李小強還是決定要這樣做。
是的,現在的李小強已經下定決心,他想要在棋盤上聽到敲碎骨頭的聲音!
因為李小強確信,如果自己都沒有把握的話,那麼對手更應該沒有把握。
支撐李小強這樣做的理由,那是因為李小強認為:自己的這個構思,應該是一種更符合棋理的下法。也是一種更符合邏輯的下法。
同時李小強堅信,在下圍棋的時候,只要不是被自己打敗,只要不是自亂陣腳,那麼“有理”是一定能夠戰勝“無理”的。
哪怕對面坐的是徐奉洙先生。是在現代圍棋中,將“無理棋戰法”下到極致的徐奉洙先生。
因此李小強對自己充滿信心!
棋局還在一步一步的繼續。李小強到底會怎麼反擊呢?
決定本局勝負的關鍵很快就要到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