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聽說你們都認識好幾年了。不是我批評你小張,對待這樣的婚姻大事要嚴肅。你這樣吊兒郎當怎麼能行,你把這當成什麼了,當成兒戲嗎?”
“不不不。方老,您聽我說,我。。我倒是很想嚴肅,可。。可問題是。。。”
“哦?哈哈哈,看來我錯怪你了,難道是人家還沒有鬆口?哎,我說你這個小夥子什麼都好,在這個方面怎麼這麼笨呢?不過沒關係,你這小夥子不錯,那個姑娘也不錯。我和她的父母親都很熟,改天我幫你湊合湊合。我們同事一場,你這個忙我是一定要幫的。。。”
方老把胸脯拍的震天響,張志東大喜,沒口子的“謝謝方老,謝謝方老。。”李小強在邊上再次鄙視張志東:
“一年多以前就聽說這個傢伙在處物件。沒想到這個傢伙的水平這麼差,都這麼長的時間了,居然還沒有把人家拿下。嗯,這傢伙絕對是個菜鳥,十足的菜鳥。他的菜鳥程度肯定要超過我。。。”
李小強在邊上胡思亂想。由於自己的“試應手”總是下不出來。李小強隱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可能也是個菜鳥。當然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像李小強這樣驕傲的人,那肯定不會承認自己是菜鳥的。李小強就是搞不清楚,自己這麼“優秀”的一個人,為什麼在這方面會這麼差。
“呵呵,在研究圍棋的時候,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圍棋好像和浪漫主義是天生的大敵。說起來我真的要感謝小強告訴我的考據方法。正是因為這個方法,才能讓我產生很多聯想。能夠透過一些類比,發現很多有趣的東西。”
答應幫張志東解決“個人問題”後。方老的談興依然不減。他還在滔滔不絕的談論自己的“研究心得”。李小強目瞪口呆的看著方老。他現在只能感慨,專家就是專家,人家對“八卦考據法”的運用,那絕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已經把自己這個“師傅”甩開幾條街了。
自己知道明代的圍棋國手李釜。首先因為李大魔頭是錦衣衛。因為錦衣衛才讓自己瞭解李釜。這首先一種八卦思維,很顯然,自己的“八卦”還處在一個比較低階的階段。瞧瞧人家方老,都可以運用這樣的方法,總結出一些帶規律性的東西出來了。。。
“圍棋和兵家的思想相通。而兵家的思想。大多是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這和浪漫主義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用浪漫主義的思想去打仗,那肯定打不贏。哈哈,我發現還真是這樣。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浪漫主義者,他們大多數都下不好圍棋。。。”
方老還在兜售他的“研究成果”。李小強認真想了一下後,發現還真是這樣。有很多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他們還真的下不好圍棋。“詩仙”李白,這是公認的浪漫主義者,而“詩聖”杜甫,被認為是現實主義者。杜甫。圍棋高手,這在中國歷史中是有記載的。而我們的“詩仙”呢,他當然代表了詩歌的最高水平。可惜他的圍棋水平,那就和他老人家的名字一樣,不是“小白”而是“太白”。
這個好像還沒有什麼說服力。李白的圍棋水平不高,這在歷史中有記載。當然也可能人家李白對圍棋一點興趣沒有。根本就不喜歡下圍棋,這也是有可能的。人家水平不高,是人家根本就不喜歡下,不代表人家沒有圍棋天賦。
在我國的歷史中,還有一個著名的浪漫主義者。他非常喜歡下圍棋,可惜他的圍棋水平一直很菜。這個人,就是蘇東坡蘇大偶像。
如果說趙子龍是武將中的偶像。那麼毫無疑問,蘇東坡就是文壇偶像。這是一位跨越千年的文化偶像。他的魅力,早就超過了中國這個範疇,在泛中華文化圈都擁有極大的影響了。說他是近千年來最大的文化偶像都不過份。
在前世的時候,由於工作的原因,李小強曾經在日本呆了將近1個月。在日本的網站上曾經傳送到過一件事。那件事,讓李小強對蘇東坡的魅力目瞪口呆。
在日本的網站中。也有很多“論壇”,有一些比較小眾的“論壇”,就相當於我們常常說的“群”,一幫有共同愛好的網友,聚在一塊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
日本網路上有一個“源氏物語之家”。“源氏物語”是一本日本的,它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於“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日本網路上有這樣一個“群”,應該說一點都不奇怪。有一位網友在那裡發了一個帖子,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網友是“源氏物語”的狂熱愛好者,不僅對這本書誇得沒邊了,對這本書的作者紫式部也是稱讚有加。別的李小強記不太清楚了,這個帖子中對紫式部的結論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這位網友透過一系列的對比,終於得出了一個讓李小強意想不到的結論。反正這位網友表揚了紫式部以後,他認為,紫式部在“文學上的造詣”應該達到了蘇東坡的百分之八十左右。也就說,這位網友認為,紫式部有蘇大偶像8成的水準。
對於這種文學上的東西,當然沒有什麼固定的標準。自然而然,他這個帖子被很多人罵為腦殘。在跟帖當中基本上就看不到什麼好話。罵聲最大的,居然是來自日本的“蘇東坡之家”,這裡聚集的都是蘇東坡的粉絲。他們大罵這個網友“不要臉”,實在是“狂妄自大”得很,在他們看來,紫式部絕對不肯定達到蘇東坡的8成水準。
當然,有說高的那就有說低的。這個帖子很快就成為了“熱帖”,吸引了很多回復。李小強注意觀察了一下,就以“8成”為標準,在所有的跟帖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日本網民“挺“蘇東坡。這個資料讓李小強很吃驚。要知道,那個時候是08年左右。蘇大偶像能夠獲得這樣高的“支援率”,可見他的魅力。
蘇東坡當然算是我們國家文學界的頂尖人物。在他自己的那個年代,他都已經是偶像級別的人物了。這個人幾乎就是一個全才。當然,他也是有遺憾的。拋開“政治抱負“這樣的東西不提。他最大的遺憾就是自己的圍棋水平不高。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準,講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其他三個方面,蘇大偶像都是頂尖高手,唯獨這個圍棋,他總是不入流。這讓他自己也很鬱悶。要說蘇東坡其實也是非常”爭強好勝“的。他寫一首好詞,當他自己感覺比較滿意的時候,他總是要找人詢問,“我這首詞和柳三變相比怎麼樣。。。”正是因為他自己一直認為自己的詞始終沒有超過柳永的詞。他才能夠形成突破。不僅創造出“豪放派”的詞風。也能寫出“千里共嬋娟”這樣的極品。
到了圍棋上,蘇大偶像就沒有辦法了。他只能說說“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他寫這樣的詞,其實就是在自我安慰。他不僅喜歡自我安慰,他還喜歡給自己找理由。
“二十歲不成國手,終生無望”,最早就是由蘇東坡說出來的。很多人對這句話深以為然,其實不是的,大家都是被蘇大偶像忽悠了。他說這句話的本意,僅僅是給自己找輸棋的理由。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其實就是在“嘴硬”:
“我的圍棋水平不高,那是我接觸圍棋的時間很晚了。你以為我真的下不好圍棋嗎?不是的,像我這樣聰明的人,要下就要下成國手。我知道我自己沒有辦法成為國手了,所以我才沒有認真學習圍棋。要不然。。哼。。。”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個才是蘇東坡的本意。應該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吧。
李小強想起蘇大偶像的一些光輝事蹟,不禁在心中沾沾自喜。不管怎麼說,自己總算是有一樣東西比他強。這絕對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不過很快,沾沾自喜的心情變得誠惶誠恐:
“看來方老分析得沒錯,浪漫主義的人確實是下不好圍棋。那麼反過來說呢,圍棋下得好的就肯定沒有浪漫主義。我的圍棋當然算是下得好的。那麼我就不是浪漫主義者。不是浪漫主義者,那就。。。”
在這一刻,李小強恍然大悟,他好像找到了自己老是下不出“試應手”的原因。
李小強陷入了糾結中。(未完待續。
PS:鼓起勇氣求一下月票。希望給自己增加一點動力。昨天是愚人節,所以不方便求,於是改在今天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