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小強的話以後。應老先生果然滿臉紅光。李小強的比喻雖然不是很形象,不過他在制定圍棋規則的時候,其實隱隱約約也有這樣的意思:
“一流國家制定標準!”
圍棋雖然是中國人發明的,不過很多西方人並不瞭解,甚至認為圍棋是日本的“國粹”。讓所有下圍棋的人都使用中國人制定的規則。其實就是應老先生的夢想。
“哈哈哈,小強你真是我的知音。。。”
兩位“知音”就圍棋規則問題繼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一個好的圍棋規則,無非就是合理性和嚴密性兩方面。嚴密性不用說了,“應氏圍棋規則”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後世重新修訂後的“中國圍棋規則”,其實就吸取了“應氏規則”的很多長處。
“應氏圍棋規則”剛面世的時候,大家爭議最大的其實就是它的“合理性”。大家爭論的焦點就是:黑棋“貼7目半”,到底合理嗎?
應老先生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就提出“大貼目”的。他是統計了日本所有的職業對局後,發現貼5目半的時候黑棋的勝率偏高,才提出貼5目半可能還是黑棋有利。因此提出了“大貼目”的想法。李小強站在圍棋技術的角度,用“子效原理”來分析“大貼目”的合理性。別人怎麼想先不管。最起碼李小強內心是贊同“大貼目”的。應老先生能夠得到如此旗幟鮮明的贊同,他當然會把李小強引為知音。
兩人談著談著,應老先生再次表示出他的遺憾。為沒有“邀請”李小強參加第1屆“應氏杯”表示遺憾。因此他信誓旦旦的表示,第2屆一定要邀請李小強參加。這個時候,一旁的林先生也在一邊打趣:
“呵呵,在我看來,小強是肯定要參加第2屆比賽的。第1屆比賽沒有參加,那是小強的遺憾。按照他這樣的成長速度,如果他第2屆沒有參加的話。恐怕是應氏杯的遺憾吧。我這樣說對不對,應先生?”
“哈哈。有道理,有道理。4年後的小強肯定能夠變得很強,說不定能夠成為冠軍有力爭奪者都不一定。如果冠軍候選人都沒有參加比賽,那應氏杯算什麼世界大賽。。。小強。要加油啊!”
這個時候,羅教練連忙替李小強謙虛:
“呵呵,你們不要誇壞小孩子,小強現在還算不上一流高手,他只是具備了對一流高手的衝擊力。要獲得世界冠軍的話,那肯定必須是超一流棋手。小強能夠用4年時間成長為超一流棋手嗎?太過了。太過了。。。”
說完這個話,羅教練連連搖頭。的確,在這個年代,沒有人相信會出現17歲的超一流棋手,這超過了大家的常識。羅教練不相信,林海峰先生不相信,其他人其實也不相信。李小強現在雖然進步很快,不過他的圍棋水平只是處於一個職業中級階段。圍棋水平到了一定高度後,想前進一步非常艱難,水平越高,想進步就越難。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李小強能夠例外嗎?李小強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李石佛是一個“例外”,後世的小豹輩其實也是“例外”。如果自己沒有成為這樣的“例外”,自己重生一次的夢想可能就是一個虛幻。
“哈哈哈,4年後奪冠的難度有點大。不過我相信小強那個時候一定更強。一定具備很強的衝擊力。我這樣說對不對,林先生。我在這裡保證,只要小強繼續成長下去,我就一定邀請他參加第2屆比賽。”
看著應老先生爽朗的笑容,李小強心中一動。他緩緩的抬起頭,他目光堅定,他態度認真,他語氣真摯得近乎天真:
“應先生,我可以把你這個話當成一個承諾嗎?”
“哈哈,你們看你們看,我們的看法人家小強自己是不同意的。好,有出息,我等著你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超一流。”
“好的,應先生,請您一定記住今天的話。如果我4年後具備了那樣的實力,能夠成為冠軍候選人,您一定要邀請我參加第2屆應氏杯。無論什麼情況,您一定要邀請。您能夠做到嗎?如果您答應的話,我會把您的話當成一個承諾。”
李小強認真的看著應昌期老先生,態度無比真摯。其他人靜靜打諒著面前的少年,不知道他在想什麼。應老先生大概是受到情緒感染,他收起了笑容,他鄭重其事的點頭答應:
“好,我答應你,這是一個承諾!”
這個承諾對解決第2屆應氏杯的“抵制事件”有用嗎?李小強堅信,會有用的。李小強這樣做,無非是想讓圍棋界的事情少一點遺憾發生。到時候自己未必有機會奪取世界冠軍,不過其他中國棋手還是有實力的。在92年的時候,聶旋風還處在自己的巔峰,馬小飛也捅破了那層“窗戶紙”。還有其他人。。。
不管結果如何,只要多一次機會總是好的。不是嗎?
李小強一行人登上了回國的班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