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區黃鱔一年四季都有,不說水田、溝渠,天熱的時候在村子的小水溝都有得釣,用根報廢的腳踏車舊輪胎輻條就成。
輻條一頭磨尖,頭上用鉗子擰成魚鉤狀就是根頂好的鱔魚釣竿,掛上蚯蚓,黃鱔根本經不起這致命的誘惑!
但大人們平時是不會去釣這種一般情況下上不了檯面的長魚,基本就是小孩們的愛好——除了大旱年月,這釣黃鱔水平好的小鬼出去轉一圈,回家後就夠全家加個菜的。
但釣來的黃鱔普遍個頭不大,自然環境下長得並不快,三年的黃鱔也就二兩重。這釣的人多了,村子裡和附近田間水渠、田坎內側的黃鱔普遍也就手指粗細。
太小的還沒人吃,剪開了餵鴨子。
如今小的多得很、太常見,但黃鱔一旦半斤以上就是好貨,要是能釣到七八兩的,很多時候都捨不得吃,拿來送人。
至於一斤以上的,小孩子釣那是基本釣不到的,不僅稀罕,一般也只有田裡幹活,或者清理田間水渠的時候才挖得到,就像梅梅這次的情況。
苗木場連通的外頭水渠草長得茂盛,下邊淤泥也太多,梅梅是不聰明,但勤快。
場裡活不多,他閒不住,一聲不吭扛著鋤頭、鏟子去清溝。
良種場以前是公家地方,外頭水溝原本連著的也是良種場的水田,順帶著水溝都帶著點公社的權威,村子裡會釣黃鱔的小孩們,前些年都會不自覺避開這附近的溝渠、田坎。
這下梅梅一干活,挖出這麼條龐然大物來!
3斤上下的野生黃鱔...
好吧,這年月也沒聽說有養殖的。
換其它地方,早被人釣走了。
這體量的黃鱔,估計長了幾十年,這魚本就性子熱,至於這麼大塊頭的,大補中的大補!
現在還是夏天,要是哪個人胃口好又不懂裡頭的蹊蹺,一個人一頓幹掉,都可能血管爆裂吃死人。
真會死人,很多南方農村對這特大號黃鱔都有這樣的傳言,有些認為是這麼大的黃鱔已成精,吃不得,吃了遭報應。
有些說法是能長這塊頭的黃鱔品種不一樣,身有劇毒...
其實,出事的說白了就是補過頭,身體吃不消,輕則流鼻血,重則喪命!
在相偉榮的記憶裡,升高公社就出過這樣的事,但不是以前,而是“將來”。
印象中大概是85年左右,夏天,當時已改為升高鄉的鄉政府座村廿八都裡有個老光棍,在“敷田”時,就是人工清理水稻田內雜草的時候,抓到條能有三斤上下的巨型黃鱔。
當天下午這人提著黃鱔回家,路過村子中間老街時,很多人看到了這一幕,都驚異於這條鱔魚夠大!
有人還問他怎麼抓的,老光棍也隨口答了。
第二天一早,之前約好讓光棍去幫忙幹活的人,到了時間沒等到人,就去他家喊他。
結果發現人死了!
近乎七竅流血,就這麼死在床上,外間吃飯的桌子上還有前一晚吃剩下的鱔魚骨頭,湯碗盛過散裝黃酒。
夏天肉食不好儲存,這老光棍家境不好,平時缺油水,胃口又好,外加沒什麼關係好的朋友、親戚分享稀罕貨,居然一個人一頓就把整條蒸起來的巨型黃鱔給吃了!
區派出所來了人,鄉衛生院的醫生也去看過,確定不是中毒,就是虛不受補,或者說是補過頭,血爆爆裂,老光棍用一條黃鱔把他自己給吃死了!
這會黃鱔還在動,這麼大塊頭一般人都不敢殺,而且怎麼殺也有點講究。
還好,自家有個當過專業廚師的大哥。
人一過來,就一句:“好傢伙!”
行家就是行家,三下五除二就收拾乾淨,黃鱔血沒留,就這血最熱。
切成十多段,但沒徹底分離,盤著放進個不鏽鋼臉盆裡,鱔魚肚子裡外放足夠的薑絲和火腿片。
加鹽,倒上陳年加飯酒,上鍋蒸。
就這麼簡簡單單,時間蒸得夠久,肉太厚,防止有寄生蟲。
吃飯時把幾家人都給喊了過來,小孩子就別吃這玩意了,成年男人們每人來上一大段,女人們不敢吃。
四個兄弟加上相永棠,這一頓還吃不完,放冰箱,晚上熱一下,等小姐夫下班回來再吃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