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回得乾脆利落,不拖泥帶水。
“打電話去香江,告訴那邊的夥計,立刻去眼鏡廠批發太陽鏡,各種款式都要,特別是剛才那個美國電視劇裡主人公戴的那種,那片子叫...
籤至少半年的供貨合約,想辦法運回內地準備出貨,粵省是大頭,還有江南。
還要聯絡管敏義他們,這一波能狠狠撈一票!”
舒輝有粵省的出私貨路子,這個前些天就知道了。
《大西洋底來的人》剛播出,等它播完,“人人都戴太陽鏡,滿街都是大蛤蟆”的流行風潮就要開始了!
而這會的內地,貌似就幾家生產大墨鏡的企業,產品式樣老土不說,完全就是實用性的專業防護眼睛。
比如高原、北方雪季保護眼睛戴的那種,還有電焊工用的。
美國電視裡這些個飛行員眼鏡款式的太陽鏡,國內就壓根沒生產!
大夥都想買,再貴也買、餓肚子也買,但國內又幾乎不生產,怎麼辦?
香江和國外搞貨,正規進口反應速度慢得像牛車,私貨幾乎一統天下,還供不應求,吃到頭口水的都賺瘋了!
真正的供不應求很可怕的!
回想一下40年後全民找口罩那次,零售三毛的普通貨,短時間內成四五塊都還壓根找不到。
至於其中一種原材料熔噴布,一兩個月的功夫,從一噸兩萬多漲到六、七十萬一噸!
大家都戴太陽鏡,雖沒口罩那次誇張,但至少年輕人是都想要一副,之後是一副又一副,數量驚人,市場緊俏程度更驚人。
之前沒去注意這事,這會看到了,還有路子,那就別錯過。
又多想了一點:“單賣不行,還要產!”
要告訴在海門那幾個,立刻整個名義上的小集體眼鏡廠,趕快去走關係批指標,採購裝置、原料,外挖技術員和工人,造太陽鏡!
那部美國電視劇放了貌似能有20來集,一週最多一兩集,至少十個星期,按照海門那邊的辦事效率,這廠子百分百起得來。
回飯店,這邊往海門打電話,往派出所打,那永遠有人值班,電話不會放空,能逮到戴德明。
等電話的功夫,舒輝幾個聽了自個的具體想法和對策。
班長說什麼就是什麼,順著辦就錯不了。
至於永強,聽二哥的就是。
心裡有譜了,舒輝說了句:“香江那咱在大批進貨的同時,再盤兩個眼鏡廠下來,也搞生產,這就不求人了。
那邊原材料有錢就能進口,沒什麼限制,管理、生產人員,還有進原料這些渠道還都是現成的,操作起來方便。”
“能盤下來?”相偉榮問,這個自己倒是沒想到。
舒輝“嘿嘿”笑笑,道:“半死不活的行業,簡單。
就算不願意,也由不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