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爺指著煙槍說:“你就為這破玩意,害得我們找遍了整個車站。”
呂大爺知道這煙槍絕非等閒,便問:“啥年代的?”
尹力說:“康熙。”
哇,場上的人震驚了,紛紛湊上來一睹大清早年的寶貝。
旅行團於第二天傍晚到達了目的地——海城,海城的傍晚是美麗的,藍天、白雲、晚霞把海城妝扮得分外妖嬈。入住的賓館雖然普通,但各方面條件還不錯,晚飯吃的全是海城的特色。
在海城的行程雖然只有短暫的兩天,但兩天裡留下的記憶是刻骨銘心的,留下的故事更是感人肺腑的。
最讓人揮之不去的就是古城牆遊,按說古城牆遊是海城遊的首選專案,那天海城的天突然翻臉,竟下起了綿綿細雨。旅行團的人起了個早,七點就到了城牆入口處,七點半就登上了城牆。城牆距海城城市十幾里路,是北宋時修建的城市保護屏障,它像一條巨龍蜿蜒葡匐在巍峨群山中,蔚然壯觀,令人歎為觀止。
何秀才是旅行團的大詩人,當即賦詩一首:老城四四方方,記憶流失於時光,剩下沉重的磚牆,拿起鑰匙敲打著厚重的牆,裡面只有迴響,密碼遺忘,鎖已繡上,聲音傳遍大街小巷,訴說過去的榮光。
尹力更為滑稽,抱著城牆,撫摸牆磚,一塊塊磚頭,在他眼裡就是價值連城的古董,他認為這古董,暴屍在這崇山峻嶺,就是對歷史的傷害。
不過,要說最瞭人眼球的就是金嬸了,你看她不斷調整姿勢,童爺則拿著個傻瓜相機不停地給她咔嚓咔嚓。
雨驟然停歇,不遠處飄來歌聲,歌聲清甜,或近或遠,好像天仙在歌唱。
也許是受到了歌聲的啟發,金嬸突然嚷道:“要不,咱們跳上幾曲。”
贊成的人還真不少,但轉眼就有人反對,說城牆上人挨人連身子都轉不了哪還跳得了舞啊!
金嬸說:“我也沒說在城牆上跳呀!”
一大娘說:“城牆上有坡度,也跳不了舞呀!”
呂大娘心裡很贊成在城牆上舞蹈,她想如果舞蹈成功,受到遊客的喜歡,那產生的影響將是非常巨大的。她決定冒險一試,找塊坡度平一點的,人少一點的地兒舞上幾曲。於是,她對大家說:“大家準備準備,就在這城牆上找塊地方跳上一曲,讓全國遊客認識認識咱土城老年人的魅力。”
不遠處又傳來歌聲,走在最前面的文彩跑回來說:“前面有一幫大學生在跳舞,要不咱們跟他們一起跳。”
金嬸說:“肯定不行,他們跳的舞跟咱們跳的不一樣。”
文彩說:“有啥不一樣,都是迪斯科,我看他們跳的還不如你們呢!”
呂大娘手一揮:“走,跟他們一起樂呵去。”
過了一烽火臺,果然一幫年輕人正狂舞著。金嬸、童爺一邊跳一邊走向年輕人,緊接著呂大娘、呂大爺、蔣莉文、鍾洪生、謝大媽、夏天明等也跳了起來。城牆上頓時爆發出一陣又一陣的歡叫聲,此時城牆不再沉寂,遊客們紛紛湧來。年輕的大學生們停下腳來,騰出位置,由狂舞者轉為觀舞者,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會在古老的城牆上遇見舞技如此精湛的銀髮老人,簡直大開了眼界。
每跳完一曲,城牆上都會響起再來一曲的喊叫聲,聲音響徹雲霄。似乎這時候的人完全忘記了祖先“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的警訓,完全沉浸在了歡樂的海洋裡。看著現場熱鬧的氣氛,呂大娘想起臨行前謝書記的囑託,好好宣傳一下土城。這個時候應該是宣傳的最佳時機,必須抓住火候,以產生最大的宣傳效應。於是音樂聲中插入了謝蕾的聲音,謝蕾先介紹了土城豐富的旅遊資源,然後介紹了土城縣委縣政府關於發展旅遊產業的政策性規定。不愧是老師出生,伶牙利齒的口才博得陣陣掌聲。掌聲不僅是給謝蕾的,也是給土城的。
連續跳完五曲,遊客依然餘興未盡,依然在叫喊再來一曲。怪不得人被稱為最貪婪的動物,不是嗎?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眼球,竟絲毫不體恤老人們的辛勞。
人不憐人天憐人,也許老人們的精湛舞技和飽滿精神,感動了上蒼,感動了古城牆先民們的英靈。本來已見明朗的天空,突然間又陰雲密佈,沒一會就大雨傾盆,無奈舞蹈戛然而止,遊客紛紛散去。
然而,誰也沒想到,旅行團一走出城牆景點入口,就被一幫人給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