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撕毀弘光監國諭旨,趕跑使臣後,立即派人去與川東的唐軍第二鎮鎮長安和尚聯絡,向他表達自已願率本部兵馬,以及下屬地盤歸附李嘯的心思與意願。
安和尚得報大喜,立即同意了曾英的請求,他盛待來人,隨後又給陷入困境的曾英部兵馬,送去大批糧草以示支援。
曾英見唐軍這般厚待自已,亦十分欣悅,原本錢糧缺乏浮躁不安的全軍將士,在得到這大批的錢糧接濟後,頓是人心安定,再無異動。
接著,安和尚給李嘯緊急飛鴿傳書,向他迅速報告曾英率部投附一事,李嘯得到來報,亦是十分歡喜。遂立即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加封曾英為平寇伯,升都督同知總兵。
與此同時,李嘯下令,將其部兵馬改為唐軍第十鎮,曾英為第十鎮鎮長,併兼任甲營營長,與曾英一道歸降的原綦江副總兵王祥,為第十鎮副鎮長,兼乙營營長,曾英手下大將及養子李佔春,則為丙營營長。
全軍改編為唐軍第十鎮兵馬後,立刻按唐軍規制進行整編,安插入監撫司這樣的文官監察單位,以及安全司這樣的特務機構,完全與其他各鎮唐軍同樣的人事與管理架構。
為了儘可能地籠絡人心,李嘯並不從他處改派官員,而是把曾英部下多位將領,皆大力擢升,並讓他們在第十鎮中擔任要職。李嘯這般寬厚與信任的做法,讓曾英心下愈發感激,更加堅定了為唐軍效力,為李嘯獻身的念頭。
曾英歸附李嘯後,那與明朝弘光政權剛剛結盟,正興沖沖準備去派兵接受曾英的地盤的張獻忠,才猛地得到訊息,得知那明將曾英,已然公開背叛弘光政權,並率全部兵馬,轉投了唐王李嘯。
聽到這個訊息後,張獻忠幾乎氣炸,他感覺自已有如一隻被耍弄的猴子一般,心下的惱炎,簡直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可惡啊!那熟透了且吃到嘴裡的鴨子,竟這樣飛走了,這,這如何甘心!
這位殺人魔王,一口氣整整殺了近二十個囚犯後,才擲刀於地,怒氣稍息。
實在按捺不下心中惡氣的他,在思慮一夜後,立即下令,讓義子孫可望與艾能奇,統率大西國精銳兵馬六萬,立即南下攻打那正被唐軍整編的曾英部,想要趁其尚未完全被唐軍整合的時機,將曾英部兵馬徹底消滅,將整個川南全部吞併入肚。
大西國六萬精兵,從成都誓師出發,一路直往東南而去,徑自逼向曾英部主力所在的敘州。
張獻忠此番出兵,迅速地被成都城中的唐軍密探向唐軍稟報,唐軍第二鎮鎮長安和尚,亦立即飛信報知李嘯。
李嘯得報後,迅速下令,著那正在改編的曾英部兵馬,全軍固守敘州各處要地,同時令安和尚率唐軍第二鎮主力兵馬,從重慶出發,從大西國六萬精兵後面包抄,去與曾英部兵馬一道夾擊其部,力求將張可望部兵馬,全部聚殲於敘州城下。
唐軍計策既定,立即開始按計劃行動,而在這時,那張可望帶著六萬精兵,一路浩浩蕩蕩殺來,倒是十分順利。
自從進入敘州地界以來,象隆昌,富順等縣城,幾乎都是望風而降,大西軍沒有遇到任何有力的抵抗,就快速直抵敘州城外的橫江江北。
而作為橫江江北唯一堡壘的敘南衛,這個尚是堅固的千戶堡,亦被唐軍主動放棄,守堡兵丁早已一鬨而撤,只剩了一座偌大空堡,讓大西軍毫無難度地順利佔領。
此堡既下,六萬浩浩蕩蕩的大西軍,終於直抵那敘州的唯一的北面屏障,橫江。
此時,正是早春時節,川南一帶草長鶯飛,氣候宜人,張可望眺望遠處那粼粼波光的橫江江面,再看了看遠處輪廓模糊的敘州城,心下未免頗為得意。
他知道,橫江對岸的敘州城,乃是曾英部兵馬最為主要的地盤,只要拿下這座城市,那曾英部的兵馬,將在敘州府無法立足,最終只能灰溜溜地繼續南撤,遁入象鎮雄府與播州宣慰司等土司地界。
這樣一來,原本就錢糧缺乏的曾英部,其處境將會愈發困難,甚至會陷入彈盡糧絕之境,以至自我崩潰。
由此可見,此次出戰的重點,就在於拿下這橫江南岸的敘州城。此城一下,大功可定矣。
很快,前方來報,說前面通往敘州城的木橋,已被守軍拆毀,全軍將士,暫時無法過橋。
張可望冷冷一笑,對身邊的副將艾能奇說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敵軍畏怯我軍勢大,竟自拆了木橋,以求阻擋我軍前進。其但求自保之意,一眼便知。”
艾能奇點了點頭,朗聲回道:“大哥說得對,曾英這廝必是想拆了木橋後,可用這道橫江來阻隔我軍渡江,以求苟延殘喘,真真殊為可笑。卻不知我軍兵馬人手極多,全軍搭建浮橋渡河,亦是極為容易,又豈會被這一道江水給阻擋,那曾英這般舉措,未免太過兒戲。”
“三弟說得是,那我軍現在就立即搭建浮橋,讓全軍儘快渡河,將那敘州城團團圍住,要讓那曾英部兵馬,一個也不得脫逃!”張可望目光灼灼,臉上滿是期盼之色。
“得令!”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僅僅只了一天,大西軍就搭好浮橋,六萬精兵人喧馬嘶,順利渡河。
大西軍正在人喧馬嘶齊心渡河之時,敘州城頭,第十鎮鎮長曾英與副鎮長王祥,二人皆是一臉憂色。
“曾鎮長,現在大西軍正在渡河,不若由你下令,著在下統領城中精銳,殺出城去,邀戰於敵軍半渡之時,說不定可以擊敗敵軍入境。”王祥咬著牙,一臉急色地請戰。
曾英放下千里鏡,臉色十分凝得,卻是緩緩地搖了搖頭。
“王將軍,不可輕動。”曾英冷冷道:“唐王已在信中,明確下令,說現在我軍尚未整訓完畢,萬萬不可輕率出擊。他只要求我軍嚴守城池,堅守待援。那我等就遵從唐王之令,只要堅守此城,做防備工作就好。”
王祥一聲輕嘆,卻又猶豫著問道:“唐王說,會派出安和尚的第二鎮兵馬,對流寇們進行後路包抄作戰,此計倒是甚是不錯。只是不知道,他們現在已到何處,又能否順利趕上這次會戰?”
“這個麼,唐王向來明謀善斷,用兵如神,他既如此安排,想定一切均已規劃好,我等安心守城便是,又何必過於擔憂。”曾英心下雖然也沒底,卻依然神態平靜,出言寬慰王祥。
曾英雖這麼說,這真實情況,卻也與他所估計的一般。
因為此時此刻,安和尚正帶著唐軍第二鎮兵馬的甲乙兩營,以及全部的騎兵部隊,往敘州城急行疾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