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說到這裡,長長地嘆了口氣,眼中竟有淚光閃動。
見他一臉頹唐之相,李嘯平靜地回答道:“太子不必過於感傷,大有道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明落得現在這般局面,乃是多年積弊疊加所致,又豈是你之過乎?現在國事雖然艱難,卻也不是到了難以維續的地步。更何況,事在人為,又焉可徒作無力之態乎?臣以為,只要太子好生振作,奮發圖強,將來未必沒有掃清妖氛,廓清天宇,重振大明的可能。”
李嘯的話,平靜徐緩,卻有一股不可忽視的鏗鏘之力。聽了李嘯的話,朱慈烺的雙眼之中,明顯亮了一下。
“唐王說得是,事在人為,安可自棄。孤希望,將來的國家大事,皆有唐王可為倚柱。唐王你能成為孤最為可靠的堅實助力,則孤心下大安矣。”
直視著朱慈烺滿是期盼的眼神,李嘯堅定的點了點頭。他伸出溫暖有力的手掌,抓住了朱慈烺細弱蒼白的右手。
“太子放心,待你身體稍好,微臣立刻安排你登基稱帝,恢復大明之綱常序統,將來,再徐徐恢復大明的萬里江山!”
“好!那孤就一切仰仗唐王了!”、
朱慈烺臉上泛起激動的潮紅,他想了想,便從身上摸出一樣東西,向李嘯遞去。
“唐王,可還記得這個麼?‘
見到朱慈烺捧在掌心,猶在昏黃的燭光下,閃耀著燦燦金光的小金獅子,李嘯心頭一顫,頓是五味雜陳。
他當然記得,這是崇禎九年時,他第一次進京入宮覲見皇帝時,見到太子朱慈烺與公主朱媺娖時,分別給他們的禮物。朱慈烺是給了一隻金獅子,朱媺娖則是給了一隻金柄玉如意。
轉眼七八年過去,當年的孩童朱慈烺,已長成大小夥子了,卻沒想到,這個自已贈送給他的小金獅子,他竟還一直帶在身上。
”太子,有心了……“
朱慈烺輕嘆一聲,收起金獅子,然後感嘆道:”這隻金獅子,孤甚是喜愛,故一直帶在身邊。沒想到,這小巧玩意,倒是註定了孤與唐王的一段君臣緣分,真是造化啊。“
李嘯微微一笑:”太子喜歡此物,微臣亦是榮幸。現在天時已晚,那就請太子好好休息吧,微臣先行告退。“
李嘯離開太子艙房後,原本一直揪緊的內心,頓時輕鬆了大半。
只要太子能抗過感染,抗過破傷風發作的可能,定會一日過好一日,那麼自已接下來,當可順利地在濟南,擁戴他登基為帝了。
暮色深沉,餘暉萬里,李嘯的雙眸,輝映著無邊的如血暮色,雙瞳血紅一片,透出無可言說的殺氣與凌厲。
李嘯等人,於次日換達豐國鎮。
因太子自甦醒後,恢復狀況良好,李嘯決定,不在豐國鎮停留,一行人徑自南下,直去濟南。
在李嘯等人,快到濟南之際,那化妝成流民逃出京城的阿貴,一路風餐露宿,緊趕快行,終於來到了寧遠城外。
見到面前這高大雄峻的寧遠城,一臉憔悴滿身風塵的阿貴,竟然忍不住哭泣起來。
城門口有兵士見他這副模樣,頓時心疑,立刻大聲對他喝道:”喂,兀那漢子,你他孃的吃飽了撐的麼,站在城門口哭甚?“
阿貴聽得盤問,急急拭去眼淚,臉上堆笑回道:”這位軍爺,在下求見平西伯吳將軍。“
那軍士用驚訝的眼神,將阿貴上下打量了一番,便冷笑道:”你是個什麼東西,也想見咱們吳將軍?你看你這窮慫樣,也不先撒泡尿自個兒先照照。“
阿貴急了,一把扯開衣衫,從衣服中拿出一封帶著體溫浸著汗漬的信件,大聲哀求辯解:“這位軍爺,實不相瞞,我是奉老爺這命,專門從京城逃出,前來求見吳少主的。還望軍爺看在小的風餐露宿辛苦走了這幾天的路上,發個慈悲,去給小的通稟一下吧,小的定然……”
“住口!“軍士一把將信來扯將過來,怒喝道:”你一個來路不明的流民,還敢假扮吳老爺府上人?真當本爺爺眼瞎了麼?!什麼破信,爺爺我沒空看,現在就給你這廝撕了!“
阿貴見這軍士當場就要撕信,嚇得幾乎就要跪倒,這時,遠遠地傳來一聲威嚴的怒喝:”爾等何事爭吵?!“
見到這聲喝喊,這名軍士愣了一下,他急急回頭,一臉諂笑道:”哦,是方學士啊。這不,這裡來了個奇怪的流民,硬要說他是京城的吳老爺派來的,小的正要斥走他呢。“
他所說的方學士,便是吳三桂手下幕僚方光琛。方光琛原本打算出城辦事,卻沒想到,在這裡遇到這樣的事情。
方光琛皺起眉頭,還未說話,那阿貴倒是機靈,他趁那軍士分神的功夫,一把將信件搶回,然後手捧信件跪地呈拜。
“在下阿貴,確是吳老爺親派家僕。在下專程喬裝改扮,從京城來到此地,實有要事要求見吳將軍!大人若不信,有吳老爺親筆書信為證,請大人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