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元年(1573)10月27日,經過了長時間的海上漂泊後,那廣闊的海岸線終於出現在了視野的盡頭。一開始是一小點,隨後逐漸向著兩側延伸,就如同張開雙翅的鳳凰一樣。那烏黑的海岸線直直地延伸到水天一色的交匯處,根本望不到它的盡頭。
那是神州。
雙手撐在船舷上的雨秋平,幾乎要把半個身子都探出去。極目遠眺,眼睛一刻也不願離開他那魂牽夢縈的故鄉。他彷彿能看到那片大陸,看到高聳連綿的山脈;看到百轉千回的江河;看到一望無際的千里沃土;看到錯落有致的丘陵良田;看到巍峨的紫禁城;看到雄偉的金鑾殿;看到纏綿的江南水鄉;看到壯麗的萬里長城;看到那大好河山,和這神州大陸上善良而又勤勞的芸芸眾生;看到他的故鄉,他已經離開了十五年,或者說四百多年的故鄉。
在日本拼搏的那段時間,唯有夜深人靜時,心底才會湧起淡淡的鄉愁。他原以為他的思鄉情不會像文人騷客所描寫的那樣那樣強烈,可當他踏上回鄉的旅途時,每一晚的月亮對他而言都是一種甜蜜的折磨。直到這時,他才真正明白了,故鄉在血液裡究竟了留下了多麼深刻的羈絆。
他望眼欲穿地看著他的故鄉,看著那虛無縹緲的海岸線逐漸拉近,從一個黑點變成了一條黑線,再變成了模糊的黑影。隨著船越來越近,那模糊的黑影逐漸有了色彩,在眼前明亮起來。雨秋平看到了沙灘,看到了青山,看到了綠樹,也看到了那巨大的碼頭。
在船停靠在碼頭的那一刻,原本迫不及待地想要下船的雨秋平,卻忽然不敢走下去了。就彷彿一個初戀的男孩,第一次和心愛的女生約會,期待了很久,可是在見面前的轉角處,卻躑躅著不敢露面一樣。他不知道該如何與他那心心念唸的祖國再回,不知道該如何踏上那片土地,才算是不辜負自己的情感。
“啊,殿下您在幹什麼呀!快下來呀!”遠處扶梯旁的葉穀穗子看到雨秋平站在甲板上遲遲不動,有些焦急地催促道。
“來了來了。”雨秋平被她叫了一聲,不由得有些出神,沒有多想什麼,就快步走了下去。等他被朝比奈松千代和葉穀穗子拽著順著長堤走到地面上時,他才意識到,他的雙腳已經踏在祖國的泥土上了。
雨秋平低下頭去,凝視著腳下的土地,忽然心底一陣莫名的悸動。
這是家鄉的土,他回來了。自從16歲離開家鄉,再次回來時,他已經老了15歲。奇妙的是,他的家鄉卻年輕了四百多歲。這裡沒有他熟悉的街坊鄰居,沒有他長大的公寓,沒有他讀書的學校,沒有他摯愛的家人夥伴,沒有任何一樣他熟悉的東西。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個故鄉對他而言是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可是,僅僅是站在這片泥土上,雨秋平就覺得自己心裡沒來由得踏實和安心。或許這片土地,對於所有炎黃子孫,都有著奇妙的魔力吧。
於是雨秋平徑直跪了下來,跪倒在中華的土地上。他緩緩地俯下身,低下頭,去親吻那孕育了數千年偉大文明的黃土地。那一刻,他只覺得渾身上下被電流穿過一般,心中激盪的感情讓身體都有些酥麻。
·
這片土地上,孕育了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這片土地,呵護著華夏文明一路走來,經歷了不知多少浩劫,仍能在當下蓬勃發展,也將在未來的幾百年內繼續保持著繁榮。
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勤勞而又守禮,聰明而又節儉。幾千年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蒼天,用辛勤的勞作,建立了這個令世人景仰的華夏文明。或許他們也曾自相殘殺,或許他們也曾遭遇外敵入侵,可是這個驕傲的民族依舊頑強地挺了過來,再次在祖先的土地上挺直了脊樑。
“歡迎來到全世界最偉大的國度。”雨秋平直起身子,對著站在周圍的侍衛們輕聲介紹道,“世界上擁有最悠久歷史、繁盛文化的國家。”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在過去的上千年裡,這片土地上的國家,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如果我不做些什麼的話,這個偉大的民族就將在之後的幾百年裡,墜入黑暗的深淵裡。這個飽經風霜的民族,也會面臨亡國滅種的災難。她的歷史和文化會遭遇到屈辱的對待,她的子民甚至會怨恨拋棄自己的文明。她付出了數千萬人的傷亡、數不勝數的損失和一百五十年的光陰歲月,才終於拾回當年萬國來朝時的驕傲。
這是中國的浩劫,是民族的浩劫。如果我不做些什麼的話,這些就會在未來發生。而由於我的到來,日本會比過去更強大。這個同樣驕傲而又上進的民族,絕不會停下擴張的步伐。而它擴張的目標,很有可能就是中國。如果我不做些什麼的話,我的民族就會面臨更大的災難,那我就是華夏民族的千古罪人。
雨秋平緩緩地從地上直起身子,目光卻依舊深沉地注視著腳下的土地。
“我必須要做些什麼。”
·
雨秋平這次並不是空手前來,他一併帶來的,還有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