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才說的是…我無法說服作為將軍家代表的光秀。”雨秋平頓了頓,深吸了一口氣後,一字一字地低聲道:“但是如果光秀能夠站在織田家的立場上,一切就還大有可為。”
·
明智光秀聞言眉頭一皺,這個一直以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文人武士臉上卻騰起一抹慍色。雨秋平的這番話對於那些忠誠的武士而言可以說是很大的冒犯了。明智光秀剛要搖頭回絕,雨秋平卻是猛的一抬手,示意他不要說話。
“是與否,還望明智殿下聽完再做決策。”雨秋平用十分嚴肅的語氣低聲道。明智光秀看到雨秋平如此嚴肅,雖然心中自問自己絕不會動搖,但還是十分禮貌地點了點頭,做了個請的手勢。
“光秀,我問你,如果必須要犧牲你自己,才能終止你所說的治亂迴圈,你願意犧牲嗎?”雨秋平不緊不慢地開口問道。
“義不容辭,哪怕是直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也在所不惜。”明智光秀堅定地點了點頭。
“那公方殿呢?如果能夠終止治亂迴圈,還天下太平,公方殿有犧牲自己的覺悟嗎?”雨秋平再次緩緩地開口問道,同時不忘補充了一句:“光秀不用誤會,我僅僅是做個提問罷了。”
“根據我對公方殿的瞭解,他的確是有捨生取義覺悟的人。”明智光秀沒有猶豫,信誓旦旦地答道。
“那麼,你覺得是性命重要,還是名分重要呢?”雨秋平心中一喜,卻依舊不動聲色地進行提問。他正在悄悄地把以前打辯論賽時質詢的技巧用了出來——當一方只能回答,不能反問時,攻方可以透過設計邏輯問題鏈來誘使對方犯錯。
“自然是性命。”明智光秀思考了片刻後,還是做出了選擇。“名分象徵著榮譽,但那也都是浮名。或許很多武士非常看重那些。但在我看來,只有留下性命,才能繼續實現自己的抱負。”
“那如果你和公方殿為了匡正天下,連性命都可以捨去,一點名分是不是也不在話下?”雨秋平乘勝追擊,雙目凝視著明智光秀的雙眼,再次丟擲了問題。
“這…”明智光秀本能地察覺到雨秋平的問題中話裡有話,“紅葉莫非是想勸說公方殿放棄領導聯軍的名分?可我之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還是讓織田殿下掌控全域性的話,一切只不過是重蹈三好家控制將軍的覆轍罷了。等到下一個強勢大名崛起,依舊會找一個由頭上洛來攻打織田家,戰亂仍然無法終止。”
“你說的沒錯,但我不是這個意思。”雨秋平低下頭去看自己的茶杯,微笑著補充道:“我並沒有讓織田殿下控制公方殿的意思。”
“那紅葉的意思是…”明智光秀眯了眯眼睛,有些不安地拈了拈衣角。
“光秀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將軍,會是怎樣的場景?”雨秋平緩緩地抬起頭,把視線從茶杯上轉移到明智光秀的眼眸上,滿意地看著後者的眼神中閃過了片刻的驚慌和疑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眼眸卻讓他感覺有些熟悉。
“紅葉此言何意啊?”明智光秀一直以來平淡如水的聲音也微微地顫抖了起來,“難道織田殿下打算廢止幕府嗎?”
“沒有,主公從來沒有說過這些話,我只是在說我的一些設想罷了。”和明智光秀的緊張相比,雨秋平此刻卻是淡然自若:“光秀之所以那麼糾結,是因為你已經在幕府這一棵樹上吊死了。你想著的是恢復幕府權威就可以結束治亂迴圈,可是這又怎麼可能?就算公方殿真的打回京都,重掌大權,他又能怎麼樣?”
“緩緩地擴張自身領土,然後迫使其他大名向他臣服,最後一統天下?沒用的,源賴朝和足利尊氏都這麼幹過。他們的權威或許能一度壓服全國,可是那麼多地方上的大名和豪族尾大不掉,早晚會再次掀起戰亂。其中的佼佼者會成立一個嶄新的幕府,然後再衰落,一遍一遍地迴圈。你就算拼勁全力幫助足利幕府復興,又有什麼用呢?足利義滿權傾天下時,難道有人能料到足利幕府居然會墮落如此嗎?萬物盛極必衰,沒有永遠強盛的幕府,治亂迴圈也永遠不會結束。”
雨秋平的話似乎深深地觸動了明智光秀,後者的眼眸閃爍了一下後,就低垂了下去。他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似乎正在進行激烈地思想鬥爭。
半晌後,他忽然抬起頭來,苦笑著問道:“找紅葉這麼說,治亂迴圈是永遠結束不了的。只要有人統一了天下,最終還是會再次亂起來。我是想不明白有什麼別的方法了,還請紅葉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