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楓的識海空間和元神之海的闊度,完全可以做到一目千行而不落一字,以常人之理觀之,江楓的讀書不如說是翻書,而且翻得極快,可事實上是,江楓確實是在認真品讀,絕無敷衍。
偏頭看了一眼身側已經讀過的書卷,已有數十卷近百本,這都是他這兩夜之功,可是比起千卷古書的總量,這些仍是九牛一毛,由不得江楓不奮力苦讀。
只是這些個兵書戰策大多比之武典還要難嚼,極耗神思,萬幸是文斌已為他備好書單,依序閱讀,循序漸進,便相對輕鬆不少,不至於跟個無頭蒼蠅似的。
倒不是說這千卷典籍都是兵書戰訣,也另有諸子百家的各類言說,文斌欲以古籍為介,借先賢遺慧為江楓開拓眼界心胸,自然不會偏於兵家一說。
這幾夜挑燈苦讀,江楓已覺獲益匪淺,只是仍有憂慮,縈繞在心,誠惶誠恐,自覺不足。
“這些典籍都已看過,汲其精華,去其糟粕,再摒去大同小異之處,倒也明悟了大半,只是兵法縱橫之道,極重實戰,我只是埋頭苦讀,卻不得實際印證,終是紙上談兵,不得十成明悟,難免落得下乘。”
江楓喟然嘆道:“不可如此,我還是應該時常外出文府走動走動。”
打定心思,江楓不再計較,拿起手邊那捲尚未讀過的《兵韜六御》,翻開了第一頁。
這一潛心苦讀,便直至子時方才中止,江楓放下手中兵書,站起身來緩緩伸了個懶腰,頓感神清氣爽,疲乏一掃而空。
《兵韜六御》共分六冊,江楓讀前面幾冊時尚還無礙,讀至第五冊時已覺十分吃力,待第六冊方才讀至第二小節時,他終於困惑不解,不得存進。
至此時,江楓便知自己應該先停下了,勞逸結合,細思體悟才能見明瞭,只知一昧埋首苦讀鑽牛角尖,反而會墜入歧路。
這個時辰,邱秋應該已經入睡,他早在房外留有紙條,讓邱秋不必喚他吃晚飯,故而這幾個時辰始終清淨無擾。
以他修為,辟穀已算小有成就,以前修行在外,風餐露宿,有個棲身就宿之所就很不錯了,哪會強求其他的什麼,反而這幾日客居文府後,才恢復了三餐的飲食規律。
修士納氣辟穀,是為了清淨五內,使五臟不染濁氣,內外空靈,更利於修煉。
江楓自然深諳於此,只不過文府的吃食多取珍品靈材作為原材料烹製而成,不必顧慮五內濁氣及渣滓穢物之擾,故而江楓也未曾計較過這些。
江楓透過窗戶正見明月高懸,星點二三,一派靜謐怡寧之景,既是勞逸結合,不若趁此難得的美景外出一遊,也可拓展思路。
輕聲下樓,見邱秋已睡得深沉,江楓便悄悄出了閣樓,遙遙望見凌虛閣內也無燈火光明,心中暗自僥倖,指尖捂嘴低笑兩聲,溜出天景四苑。
“聽聞文府內有平湖如鏡,豢有錦鯉不計其數,更有水榭聽雨亭凌於其上,文斌常去那裡納涼,我來了數日,還不曾親眼見過,不如便去那附近走走。”
步隨心動,江楓一路優哉遊哉,轉眼已近鏡湖。
沿途有不少巡防府兵及駐站哨崗,見了江楓也未加阻攔,都知是小姐親邀入府需要禮待的貴客,紛紛點頭示意,江楓
也無一例外地頷首還禮,彼此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
月下平湖,波光映月光,粼粼如鏡,銀白瑰麗,令見者心神自寧,更有清風撫水而來,頓時清涼倍增,湖畔有垂柳若干,風中盈盈,如舞姬搖曳生姿。
如此景緻,難怪文斌厚愛,江楓見之也不自覺嘴角含笑,負手往行,未走幾步,忽見湖中一影躍出水面,在半空中劃過一道晶瑩水線,又落回湖中。
“鯉躍龍門?!”
江楓驚奇中快步上前,眼角餘光卻突然瞥見不遠處一株垂柳下,倚風獨釣的人影,忙靠過去幾步。
“土地公公子夜垂釣,如此難得的悠閒興致,可真是極好的呢。”
不拿掃帚拿釣竿的土地公公似乎半夢半醒,後知後覺地看向江楓,聲音也帶著幾分慵懶,道:“是你小子啊!夜半不眠,怎到此來了?”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