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之後,宣和帝才淡淡的說道,“這事還是要他的卷子,如果到不了我這裡,他那狀元也不可能!”
“當然!”靜安笑了一下,應了一聲,而後才對著宣和帝說道,“那麼爛陀寺是你的了!”
靜安當然清楚宣和帝這話是什麼意思。這不是推諉,而是應承!正所謂到他的面前,虛幻這狀元才能成,如果他寫的狗屁不通,那麼宣和帝根本就不會看到虛幻的試卷。
為什麼?
因為無論是制科、恩科開始常科,所有的考試閱卷的第一道關卡都不是皇帝,而是翰林院,而後是閣院大佬,只有透過了廷推之後的前十名考生試卷才會呈現給宣和帝檢視,這十名也只有前三名的名次是宣和帝能決定的!
制科成績分等,一共九等!最末三等不授,只有人名不忿等級和名次;第一等和第二等如同九品中正制的一品不授是一個道理,依然是空授。優等即為前三等,第一名即是第三等,也就是狀元!而制科的榜眼和探花便是制科第四等。第四等又稱良!
看似空額很多,其實制科考試的推薦制本身就限制了參考的人員,人數不多,自然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這沒有什麼好說的。
靜安師太走了,只是去向向太后告辭而已,隨後便出了皇城,至於去了哪裡,皇城司的人還沒有回報。可宣和帝知道,現在他要面對問法的已經不止他一個弟子虛幻,還多了一個代言人靜安師太。
尤其是北疆,要知道靜安師太在北疆之地,名聲之隆不次於問法。問法禪師乃是金剛將軍,可靜安師太確是活菩薩之名!
行走江湖廟堂,被她救下而承恩的人可不在少數!
只是,許久之後,望著那漸漸快要落下的夕陽,宣和帝罕見的有些焦急的問道,“怎麼制科考試的試卷還沒有送到?”
“回稟官家,聽說前面說,試卷出了些問題,閣院聖人們正在討論,據說是爭議不斷!”一個老太監只是低著頭謹慎的說道。
宣和帝有些意外的繼續問道,“什麼問題?”
老太監的眼光一閃,才淡淡的說道,“據說是一篇試卷超標了,寫了足足九千言,快要趕上那些御史們的萬言書了!”
老太監的話雖然說是有些玩笑,可實際上卻不是。九千言和萬言書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其代表的意義更是雲壤之別,現在這老太監一個玩笑便把這試卷放到了科道萬言書的地步,這是何等的隆重!
科道言官們的萬言書也不是隨便上的。
所以這九千言的試卷算是超標嗎?
從考試的角度上說,絕對是超標有作弊的嫌疑。
但從老太監來說,不過只是一件貌似好玩的事,僅此而已!
宣和帝卻是笑著指著老太監罵道,“你這老奴,沒事看熱鬧的心思真是太不應該了,算了,傳他們進來吧,順便把那超標的九千言的試卷也帶來,我倒是要看看,誰這麼膽大!”
老太監低下頭,慢慢的後退,只是嘴角漏出來的笑容宣和帝是看不到了。只是即便是他看到了,也不會知道什麼意思,畢竟,只有愣頭青才會在殿試上,三千言的策論寫九千言的!
這是明顯的作弊!
所以,似乎老太監的笑只不過是感到好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