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楚國的人當中,讀過書會識字的人,至少佔了半數,湖楚國狀元的份量,決非大秦國的狀元可以比得了。
在大秦國,所謂的讀書人,實在是太少了,人們的生活也比湖楚國要困苦的多。
不過己經先贏了一局,總算是先有了一些底氣。
“小姑娘,你是叫苗苗吧?算學你會嗎?”
苗苗隨玉蓉公主進過宮,也陪著玉蓉公主住過幾天,所以皇帝秦開元對於苗苗這個小丫頭,倒是也不陌生,也知道苗苗的爺爺,對於玉蓉公主在民間的時候,曾經多有幫助過,所以皇帝秦開元對於苗苗說話的語氣,就像是和藹可親的長輩說話的口氣一樣,十分的和善。
“當然,我可是在書院裡讀書的同學中,算學成績最好的那一個。”苗苗傲嬌的說道。
“那就好,你先在一旁站著,給下看一下你能不能幫上忙。”皇帝秦開元笑著說道。
堂堂大秦帝國,居然要將兩國之間的比試,押注在一個小女孩的身上,這不能不說是大秦國的悲哀。
原本三皇子趙晏是計劃詩詞,書法,和經義比試的。但後來又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把詩詞和書法比試混到一塊去了。
事實上最後兩個人的書法比試,雙方高下難以分辨,只能以平局而論。
王希奐雖然是湖楚國的書法大家,寫的一手好字,獨創了一種自己的王氏字型,可大秦國的左相岑文義,浸淫於書法幾十年,一筆書寫出來的字,價值千金可不是隨便吹出來的。
這麼一想,把算學加進去比一場,反倒是對於湖楚國最為有利,儘管隨隊前來出使大秦國的官員中,並沒有特別精通算學知識的人才,可三皇子卻十分有自信,可以擊敗大秦國這個對手。
三皇子經營自己的封地,把封地永州發展的快要趕超京城水州了,靠的便是他精於算計,懂的經營,對於發展經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算學比試很簡單,就是每個隊出一道題,對方答不出或者答錯便算是輸了,每個隊只有一次出題的機會。
“今有雞兔同籠,頭有三十五個,腳有九十四隻,請只雞和兔各有多少隻?”湖楚國的三皇子趙晏很得意的說道。
這道題是三皇子趙晏無意中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他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終於算了出來。他自信大秦帝國這邊,短時間之內不可能有人算得出這道題的結果。
“雞有二十三隻,兔子十二隻。”傲嬌的苗苗不等湖楚國的三皇子高興完,便馬上回答道。
“啊!你是怎麼知道這個答案的?不!這不可能,你一定是瞎蒙的,對不對?”三皇子趙晏驚慌失措的說道。
“三皇子殿下,難道這道題的結果真的是這個答案?”大秦國左相岑文義暗暗高興的問道。
“答案雖然不錯,但是本皇子可不相信,這道題只靠她自己解出來的,也許這答案是他隨便蒙的。”三皇子趙晏沒有辦法否認這個答案的正確性,便從解題上說道。
“解題的過程並不重要,只要答案是對的就可以了,所以這一局還是我們大秦帝國勝了。”右相劉忠賢毫不猶豫的說道。
“不行,她必須說出這個答案是怎麼算出來的,才能算你們贏了。”湖楚國的另一位使臣拒不認輸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