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不是有兩個女兒了嘛!以後肯定要生個兒子出來的,畢竟他是長子嘛!而我呢!現在只有女朋友還沒結婚,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後代,所以那顆練氣丹不一定夠用,我就想能不能先給我未來的兒子女兒先預定一份,嘿嘿~”
我靠~你直說嘛!原來重點是你有錢還想多玩幾年!這麼個大彎繞下來,修真者也給你搞懵了!
應俊隨手接過銀行卡,反正這段時間用錢的地方挺多,以後再參加交易會什麼的用錢的地方更多,而且修真小試前三名獎勵都有練氣丹,自己混沌珠裡還放著三顆,給你留一顆還是有的。
“澤凱哥,你直說就行了,還繞這麼一圈,放心吧!到時候我肯定會給你找顆練氣丹!”
“那我就先替還未出世的侄子侄女先謝謝叔叔了,哈哈~”
......
“嗚...”
貨輪長鳴著汽笛離開了港島碼頭,應俊站在船尾甲板上雙手插在兜裡,望著港島的高樓大廈漸漸被海天相連所代替,心裡也有一絲離別的惆悵,修真無歲月,也不知何時能再來港島。
不過兜裡的銀行卡又讓他有點小激動,李家兩位公子估計是商量好的,出手就是每人兩億港幣,又讓自己的財富有了個新的高度。
而且那個公文包裡的玉牌數量竟然有一百多塊,一天多的時間竟然能蒐集這麼多的玉石翡翠,再按自己要求切割成片,李家果真交際廣泛能力驚人。
多和李家交往,老師誠不欺我!
三日後,貨輪到達臺市碼頭卸貨,應俊一一告別船上的各位師傅,海上這六天大家處得非常融洽,估計以後也沒什麼機會再見到他們。
休息一晚後,次日又直奔桐城祥雲觀,時間也剛好卡在月底觀裡集中考核,收穫了寒翀等一眾師兄的讚譽和叮囑,交還了原先幾本古籍的影印件,這些古籍早已翻看的滾瓜爛熟,交還影印件也表明自己一個態度,只是借閱不會流傳出去。
在觀裡小住兩日,跟著寒翀師兄學了幾個挺實用的小法術,帶著小胖李天林喝了兩次酒,又去找了幾本古籍影印後就趕往滬市。
鄭智衡帶著幾個人已經提前抵達滬市,租了個辦公室,並且已經和滬市政府接觸過了,對於港商來大陸投資對方非常熱情,他也就等著應俊過來在組建股份公司合約上簽字。
滬市希爾頓會議室裡,閃光燈亮成一片,滬市的一位副市長親自蒞臨簽約現場,港島百安居房地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六億港幣為滬市發展添磚加瓦。
本來六億港幣的投資對滬市政府來說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但是,兩位特別年輕的股東背後可是兩座大山,港島鄭家就不說了,李家也站出來為應俊背書,並且奉上了一份大禮,將李家原先九十年代在滬市購買的一塊還未開發的地皮原價轉讓。
李家當時拿地只有幾千萬,現在地皮已經翻了好幾番,價值近兩億的地皮竟然原價轉讓,這份大禮肯定不是衝著鄭智衡來的,畢竟在港島兩家同是頂級豪門,鄭家對李家來說不需要給這麼大的面子,能讓李家如此大方,那就要從另外一位年輕神秘的股東身上查詢原因。
政府一認真起來,根本不需要多少時間就把應俊查了個底朝天,父母都是教師,他自己有個家電公司,是大股東,有個家電零售店,也佔一半股份,名下有幢別墅有輛車,然後就沒了...
沒了?怎麼可能?張副市長把只有一張薄紙的調查報告往辦公桌一放,上身往椅背上一靠看了眼自己的秘書。
“算了,查不到就查不到吧!畢竟人家是真金白銀拿出來投資的,只要不違法亂紀我們都熱情歡迎!”
其實應俊也不想這麼高調的,在港島和時候和鄭智衡商量著拿個幾千萬註冊家公司就行了,也就是鄭智衡太年輕,不太瞭解大陸政府單位的辦事流程,不得已只好把鄭家給搬了出來,這下就驚動了領導,不搞大點鄭家都沒面子了。
也幸虧應俊剛拿了四億港幣,於是兩人商量後每人拿三億出來,湊成六億投資,也不枉政府滿腔熱情的期待。
李家的那塊地皮九十年代買的時候還不算中心位置,不過李家可是地產大亨,早預見了滬市這顆璀璨明珠日新月異的發展,城市肯定會快速往外擴張,這在港島就有先例,李家也因此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那麼滬市發展幾年之後這塊地皮也就成了中心區域,到時候不管賣地皮還是蓋樓賣房都會大賺一筆,而當李家把這塊地原價轉讓給百安居後,這筆財富就落到了應俊和鄭智衡頭上。
“智衡,你說這塊地怎麼處理?”
應俊和鄭智衡正站在這塊百多畝地皮的馬路邊上,周圍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不遠處正興建著滬市新的地鐵線。
“嘿嘿~俊哥,這塊地完全是李家送你的大禮,你說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鄭智衡雖然年輕但他也精通人情世故,李家完全是衝著應俊去的,要是自己指手劃腳的,那就有點不太合適。
“那還是蓋樓吧!公司現在不缺錢,轉手直接賣掉傳出去不好聽。”
應俊轉身朝著一個瘦瘦的中年男子問道:“錢經理,要是我們蓋樓的話,這塊地開發成住宅小區還是寫字樓或者是商業中心,你比較有經驗,怎麼開發才能利潤最大化?”
錢經理就是跟著鄭智衡從港島直飛滬市的幾個人之一,他原先在港島的一家大型房產公司當副總,被鄭智衡給挖了過來,他也順帶著幾個能幹的手下一起跳槽到新成立的百安居。
“應董,我也是第一次到這裡,您給我幾天時間,我會帶人先去周邊做一個調查,到時候再做一個開發方案給您和鄭董過目。”
“好,那就辛苦錢經理,這幾天我和智衡去看下政府規劃,再去浦江東岸轉轉,看看那邊有沒有好的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