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明日早朝殿下定有旨意下達。”
李聖祖在得知了這個訊息後也變得有些不淡定了。
他們兄弟幾人將來的命運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被父皇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自己是皇太子將來要繼承華夏帝國的皇位。
二弟會做一個帶兵的王爺替自己開疆拓土。
三弟會接管東琉球公司同遼東銀行成為一個掌控帝國商業的鉅商。
四弟會安心搞他的發明創造,為華夏的科研貢獻力量。
五弟一出生就註定會成為倭國的天皇,替自己安撫倭國。
父皇明明是將兄弟四人都變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可自己為何會覺得不安心?歸根結底還是父皇同母後對二弟的偏愛,是自己的嫉妒心作祟。
二弟一出生就被掉包換到了遼東,不在母后的身邊,再加上他又是母后的幼子,母后自然是格外疼愛。
二弟從小就在父皇身邊長大,不像自己一直在京師作為人質,直到幾年後才調包回到了父皇身邊。
儘管父皇從來不會在外人面前展現出他更疼愛哪一個皇子,但是他能感覺的到父皇心裡最疼愛的其實是二弟。
二弟呆在父皇身邊的時間最久,一身本領更是父皇親自傳授的。
如果自己不是嫡長子,恐怕這個儲君之位輪不到自己。
但父皇畢竟是父皇,即便心中最疼愛二弟,還是毫不猶豫的立了自己為儲君,並不遺餘力的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
就這點來說要比前明萬曆皇帝強上太多了。
其實父皇一直都不知道,自己也在研習各種兵書,分析父皇打過的每一場仗。
就是等待一個展現自己軍事才能的機會,但父皇總是讓自己監國,留守京師。
其實挺羨慕二弟的,可以自由馳騁天下,不像自己幾乎就沒有機會離開京師。
也難怪李聖祖憂慮,歷朝歷代凡是大一統王朝的開國太子能夠順利繼位的是鳳毛麟角,一共也沒有幾個,繼位後能得善終的更是一個沒有。
秦沒有立太子,長子扶蘇被逼自盡。
漢之太子劉盈雖然登基了,但整日生活在呂后的影響下,最終24歲英年早逝。
晉之太子司馬衷是一個白痴。
隋之太子楊勇被廢,最後被楊廣所殺。
唐之太子李建成死於宣武門之變。
北宋壓根就沒有立太子,“燭影斧聲”後宋太宗繼位,太祖的幾個兒子先後莫名死去。
南宋趙構沒有子嗣也就沒有立太子,宋孝宗是過繼的。
元朝的太子真金也是早早病逝。
大明開國太子朱標可謂是歷史上地位最穩固的太子,同樣英年早逝。
自己這位華夏太子會同他們的下場一樣嗎?父皇如今也不過才40出頭,以他的身體狀況再當三十年的皇帝是沒有問題的。
也就意味著自己還要再當三十年的太子,想到這裡李聖祖不禁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