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裡不僅是整個法軍的指揮中心,補給基地,更是路易十三本人的所在地。
華夏裝備了大量的龍騎兵,因此他們突進的速度很快,僅僅五天時間就從沿海的加來,突進到了荷法邊境處的加來。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城下密密麻麻的華夏騎兵,路易三世始終不相信華夏人已經殺到了色當。
華夏人採取“圍點打援”的戰術,輕易的擊潰了各地前來色當的法國“勤王之師”。
很快他們便對色當要塞發起了進攻。
由於皇帝本人親自坐鎮,此時的法軍士氣還是比較高昂的。
不過隨著華夏的重型火炮被運送到了色當前線,這裡的失守也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在堅持了5天后,法皇路易十三率領7萬法軍在色當要塞向華夏投降。
訊息傳到巴黎後,法國舉國譁然。
由於補給被斷,堅守阿登地區也已經失去了意義。
最終在法皇路易十三的親自勸降下,阿登羅什城的法國軍隊也放下武器投降了。
此戰法軍先後陣亡3萬5千人,投降被俘的軍隊高達八萬餘人。
被俘的路易十三隻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第一,法國將北部邊境包括阿登森林在內的山地劃歸荷蘭。
第二,釋放之前在被逮捕的東琉球公司僱員,以及返還侵佔的東琉球公司資產,並給與這些個人補償。
第三,法國全面開放所有的港口,並向華夏提供“片面最惠國”待遇(即法國單方面為華夏提供最低的關稅。)。
第四,法國立刻斷絕同英國的一切官方民間來往,並立刻向英國宣戰。
第五,法國支付5億華夏銀元的戰爭賠款,分三年付清。
第六,法國割讓其在非洲的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以及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給華夏帝國。
第七,法國北部從巴黎到色當一線變成非軍事區,法國不能駐紮軍隊,只允許進駐少量的警察以維持地方治安。
第八,法國的俘虜,將被送往埃及蘇伊士,參與運河的挖掘工作,直到法國政府付清所有賠款。
第九,法國政府不允許血腥鎮壓國內的工人,並立即釋放“巴黎社團”的領導人布朗基。
第十,法國不允許干涉華夏在歐洲其他地區的行動,尤其是吞併包括奧地利在內的南德意志地區。
第十一,華夏會在色當駐軍,直到法國完成了上訴的所有條款!
由於這個合約是在巴黎附近的凡爾登簽署的,所以又被稱作《凡爾登條約》,民間俗稱“凡爾登十一條”。
客觀的說這個合約十分苛刻,但是路易十三在華夏人手上,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他只能簽約。
雖然說是割地賠款,但好歹法蘭西還在,比起如今一片焦土的柏林,巴黎已經十分幸運了。
而獲釋後的布朗基,已經從之前“巴黎社團”的一個小頭目,變成了一個全國皆知的政治家。
很快“巴黎社團”就以喪權辱國的《凡爾登條約》為藉口聲討路易十三。
並在全國組織起了更大規模的暴動。
八萬法軍雖然被華夏送往了埃及,但是他們的武器如何處理,《凡爾登條約》並未做出明確規定。
於是李世祖將這些武器半賣半送的提供給了歐洲各國的暴動組織。
“巴黎社團”下屬的巴黎衛隊在得到了這批武器支援後,一下子擴充到了2萬多人。
而曾經被關押在巴士底獄的布朗基知道里面還被關押著無數試圖推翻波旁王朝的政治犯。
乾熙九年一月三日,1萬多手持武器的巴黎衛隊攻佔了這座臭名昭著的監獄。
巴士底獄的失守也正式敲響了波旁王朝的喪鐘。
之後巴黎人民在“巴黎社團”的帶領下,直接攻入了凡爾賽宮,並將路易十三這個高高在上的法國皇帝以及他的那些親信大臣們關進了巴士底獄。
巴黎社團的成功上位,激勵著更多歐洲國家爆發了武裝鬥爭!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援!!(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