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華夏登陸部隊的步槍比聯軍先進,不過聯軍擁有之前從戰艦上拆下的不少重炮。
在火力上完全壓過了華夏登陸部隊的12磅拿破崙炮。
畢竟強攻的傷亡會很大,華夏軍隊很少打這種不惜傷亡,強行攻堅的仗。
所以雙方陷入了僵持階段,華夏軍隊一時半會也無法奪取聯軍的軍隊。
黑森公爵並不傻,知道稜堡中的東琉球公司很可能出兵前後夾擊。
所以他預留了5000兵力用來阻擊身後的東琉球公司。
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此前早就已經熄火的華夏火炮突然又發威了。
梅頓城堡中的猛烈炮火,不僅將他預設的阻擊陣地炸得七零八落,還將他們的火炮陣地給炸了一遍。
此時聯軍的火炮炮口全部對準登陸的華夏軍,想要臨時調轉炮口也已經來不及了。
儘管聯軍的炮手們奮力的推動著大炮,但是很快來自梅頓城堡的第二輪炮擊又如期而至。
華夏的登陸部隊一看聯軍的陣地遭到了炮擊,立刻組織人馬發起了衝鋒。
沒有了重炮的支援,聯軍的軍隊自然是擋不住華夏軍的進攻。
最終在兩面夾擊之下,黑森公爵帶領萬餘殘兵撤離了戰場,退到了阿姆斯特丹南面的烏得勒支省。
不過此時華夏軍在荷蘭的兵力也就2萬多人還是比較單薄的。
因此鄭芝龍並沒有選擇全面佔領荷蘭各省,只是佔據了阿姆斯特丹所在的北荷蘭省。
現在他只要守住阿姆斯特丹這個橋頭堡就可以了,然後等待李世祖的援軍從波蘭的但澤港出發。
荷蘭國內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是畢竟法國近在咫尺,若是路易十三派遣大軍北上,自己很可能顧此失彼。
鄭芝龍判斷的果然沒有錯,當英國得知華夏人佔領了阿姆斯特丹後,果然要求法國立刻出兵支援荷蘭。
說實話法國原本同華夏的衝突並不多,路易十三之所以出兵是想撈好處的。
沒想到自己沿海的波爾多、南特、加來等港口居然直接被華夏水師給摧毀了。
而且法國參與的聯軍在陸地上也被華夏軍給擊退了。
因此對於英國人的請求,法王陷入了猶豫之中。
如今華夏的水師徹底掌控了制海權,即便是法軍取得了勝利,也難以收復阿姆斯特丹。
更何況華夏的水師隨時可以將波蘭的華夏軍運到荷蘭。
如今要法國單獨出兵,他肯定不樂意!
於是路易十三表示法軍的動員集結也需要時間,華夏的軍力太強,法軍單獨幹不過。
西班牙的軍隊距離荷蘭太遠,但是英國的軍隊卻只隔了一個英吉利海峽。
路易十三要求英國必須同自己合兵一處,他才能發兵。
如今華夏人掌握著制海權,如果英國要發兵就必須偷渡英吉利海峽,一旦被華夏的軍艦發現,這後果可想而知。
但如果讓華夏人佔領了荷蘭,那麼他們下一個目標一定是倫敦。
最終查理一世還是決定派出12000名英國士兵偷渡到法國的加來。
一個風高浪急的夜晚,數百艘小船開始藉著月色橫渡海峽。
雖然華夏的巡邏船發現了,不過由於英國人大多是小船,最終還是有將近6000英軍成功的偷渡到了加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