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勇敢的兩萬波蘭翼騎兵向華夏人的陣地發起了衝鋒。
畢竟當初哥薩克騎兵衝鋒的時候,波蘭人也沒有親眼看到。
他們當然不知道華夏步槍的真正威力。
不然瓦迪斯瓦夫四世也不敢叫囂著對華夏宣戰。
此時的華夏軍隊早就挖好了戰壕嚴陣以待。
在12磅“拿破崙野戰炮”以及“乾熙1635”式步槍組成的火力打擊下,波蘭的騎兵成片成片的倒下。
這些正面對戰幾乎沒有敵手的波蘭翼騎兵,在華夏的槍炮面前只有送死的份。
他們之所以還在堅持衝鋒是因為他們想等到華夏人的步槍熄火。
可是等待他們的只有延綿不斷的火力輸出。
最終波蘭人還是崩潰了。
吳三桂放下手中的千里鏡,說道:“在現代步槍面前,騎兵的時代終究還是落幕了。”
“傳令騎兵出擊,務必全殲殘存的波蘭翼騎兵。”
隨後哥薩克騎兵同華夏騎兵分別從兩側向撤退中的波蘭翼騎兵發動追擊。
儘管波蘭翼騎兵表現的十分英勇,但是不足萬餘騎的他們在5萬騎兵的追擊下最終還是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眼見自己最精銳的翼騎兵全軍覆沒,波蘭軍隊計程車氣大跌。
剩下的三萬步兵根本不是其騎兵的對手,儘管波蘭的步兵方陣也有不少火槍少同長矛手。
但是他們在華夏騎兵以及火炮的打擊下,陣型很快就被撕開了。
而哥薩克人更是將自己善於追擊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他們如同幽靈一般神出鬼沒,突然出現在波蘭人的身後。
就連瓦迪斯瓦夫四世本人都被哥薩克騎兵給斬殺了。
此戰波蘭軍隊潰敗,五萬步騎兵最終只有四五千人逃了回去。
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戰死更是使得波蘭國內處於一種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態。
當波蘭人的一會瑟姆還在為了新國王人選爭吵不休的時候,華夏的騎兵已經抵達了波蘭首都維爾紐斯。
更加糟糕的是奧斯曼人也越過了喀爾巴阡山,從匈牙利攻入了波蘭平原。
波蘭的體制使得國內變成了一盤散沙,各省各自為戰,根本就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
很快華夏就攻克了斯摩稜斯克,明斯克等重鎮,而奧斯曼人則拿下了波蘭南部的克拉科夫。
半個月後波蘭首都維爾紐斯在瑟姆議員的投票下向華夏投降。
至此波蘭立陶宛王國被華夏同奧斯曼帝國瓜分。
華夏帝國終於得到了歐洲的沿海地區,不過原本屬於波蘭的里加港早就被瑞典給奪取了。
李世祖目前的進軍方向是西歐,所以他不願意同北歐的瑞典王國爆發衝突,於是華夏軍隊強佔了位於波蘭邊境,原本屬於普魯士的但澤港。
此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是由上百個大小邦國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