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荷蘭銀行以大額取款需要提前一天預約為由,爭取了一天的時間。
但是很快阿姆斯丹銀行,現金不足已經是一個空殼子的傳言便開始流傳了起來。
無數恐慌的荷蘭市民也爭相跑到銀行去取款。
到處都是排隊取款的荷蘭人。
儘管銀行想盡各種辦法拖延,比如提前預約,每天限流。
但這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只會引起更大的恐慌。
沒有幾天的功夫銀行的貯備金就被用完了。
無奈的銀行只得關門歇業,這引起了極大的恐慌。
股票交易市場上荷蘭銀行的股票開始出現暴跌,從原先的20荷蘭盾,跌到了6荷蘭盾。
由於受到荷蘭銀行的拖累,整個股票交易市場出現了恐慌,連累其他股票也一同下跌。
市場上到處都是恐慌的拋盤,造成了股票猛跌。
荷蘭爆發了歷史上最大的股災,由於這一天是西曆3月13日,又恰逢星期五。
於是星期五13日往往稱作“黑色星期五”。
早在白銀交易出現異動的時候,荷蘭政府就關注到了背後是華夏的東琉球公司在搗鬼。
不過荷蘭是一個依靠商業信用生存的國度。
東琉球公司並沒有違反荷蘭的相關法令,他們也不好採取行動。
但是現在看來荷蘭銀行背後的擠兌風潮以及股票異動都是華夏人搗的鬼。
很顯然他們的目標並不單單是一個荷蘭銀行,他們是想徹底搞垮荷蘭的金融。
於是荷蘭政府決定救市。
華夏人既然利用荷蘭銀行做文章,那麼他們就採取行動支援荷蘭銀行。
只要荷蘭銀行穩住了,那麼股票市場也就穩住了。
由於此前李興祖動用了二百多萬兩黃金購買白銀,使得荷蘭政府可以增發不少荷蘭盾。
於是荷蘭政府放出訊息:隨著黃金貯備的增長,荷蘭政府將印製1億荷蘭盾。
並將用這筆錢支援荷蘭銀行,請廣大荷蘭人相信荷蘭銀行的資金沒有問題。
果然荷蘭政府發聲之後,擠兌荷蘭銀行的人群散去了。
但是荷蘭銀行的股東卻發生了變化,他們驚奇的發現,一個叫做李興祖的華夏人,在“黑色星期五”這一天趁機買入了1000萬股荷蘭銀行。
荷蘭銀行的流通股票為2000萬股,佔到其總股本的60%。
目前李興祖個人持股已經佔到了30%,成為荷蘭銀行的第一大股東。
荷蘭銀行可是相當於荷蘭的中央銀行,居然被一個華夏人控股了。
這是所有荷蘭人都無法接受的。
在荷蘭銀行的非流通股中,荷蘭政府佔有20%,荷蘭的幾個大商團同樣佔有20%。
於是荷蘭政府發表了一個申明:將政府手中的20%股份交給荷蘭商人託管。
這樣一來荷蘭商人將繼續獲得荷蘭銀行的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