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足足裝備了1萬多門火炮,其中不乏32磅的線膛炮這樣的重炮。
英荷聯合艦隊的數量顯然更加龐大,他們擁有各類帆船252艘,幾乎是南洋水師的一倍。
而荷蘭人這邊擁有4艘2400噸的巨型蓋倫帆船,在最大噸位上超過了華夏的風帆戰列艦。
不過他們龐大的艦隊中專業的戰艦少,湊數的武裝商船比較多。
千噸以上的戰船隻有35艘,少於華夏艦隊,總噸位上雙方倒是旗鼓相當。
德雷克作為本次英荷聯合艦隊的總司令,自然是信心滿滿。
在他看來畢竟他們是200多艘船幹華夏人100多艘,優勢在我。
雙方很快就在巴達維亞以東的洋麵上展開了激戰。
望著遠處無數的風帆,鄭芝龍也有些緊張,儘管他縱橫東亞海域多年,但如此規模的大海戰他也是頭一次經歷。
儘管敵人的艦隊數量眾多,不過他明白其實還是主力艦之間的對決。
只要能夠迅速擊沉荷蘭人那幾艘巨型蓋倫船,勝負的天秤很快就會倒向自己。
擒賊先擒王,德雷克也是這樣想的。
於是雙方的幾艘主力艦不約而同的選擇出現在了艦隊的前方。
透過望遠鏡看到華夏風帆戰列艦的時候,德雷克有一種不詳的預感,華夏人的這種戰艦足足有5層甲板,火炮數量明顯要多於自己。
儘管自己的帆船在噸位上佔優,但無論是航速還是火炮數量都非常吃虧。
但此時雙方艦隊正在向對方靠攏,大戰一觸即發,他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自己的戰船數量幾乎是對手的一倍,就算是“群毆”也必須擊沉華夏人的主力艦。
此時雙方距離已經不到二十里了,距離射程尚有一段距離,他正緊張的指揮艦隊調整陣型,用一個更加有利的方位迎戰對手。
出乎意料的是華夏人的戰艦率先開火了。
華夏主力的風帆戰列艦,使用的是32磅線膛炮,射程可以達到18裡。
相較於荷蘭人24磅滑膛炮12裡的射程,優勢巨大。
很快德雷克旗艦阿姆斯特丹號前方的一艘500噸小型武裝商船就被華夏人擊沉了。
儘管大量的炮彈並沒有擊中目標,在前方的水面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但是仍然有幾發炮彈擊中了武裝商船。
巨大的爆炸聲直接將這艘小型武裝商船炸成了兩截,然後迅速沉沒在了海水之中。
這一幕使得聯合艦隊計程車氣大跌,他們沒有想到華夏的32磅炮射程恐怖如斯。
不過事到如今,他們也只有加速衝向華夏艦隊,不然他們華夏人就會利用火炮射程的優勢不斷吊打他們。
當然代價是慘重的,這短短數里的距離,聯合艦隊被華夏水師擊傷了二十多艘戰船,其中沉沒了七八艘。
不過此時聯合艦隊並沒有沮喪,相反德雷克顯得十分興奮。
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他不會看不清形勢,即便是自己可以開炮了,但火力上聯合艦隊依舊吃虧。
他興奮自然是另有原因的。
鄭芝龍發現此時對面聯合艦隊中的大型戰船速度逐漸降了下來,不少小型的船隻出現在了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