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很順利的誘出了襄陽城的把八千守軍,併成功的伏擊了他們,然後又讓自己的義軍混入敗軍之中逃回襄陽城。
當天晚上,混進襄陽的起義軍兵士在城裡好幾處放火,全城的百姓從睡夢裡驚醒,發現到處火光沖天,全城大亂。
在混亂中,起義趁機佔領了城門,並將城外的義軍放了進來。
大隊人馬趕到,官軍要想抵抗也來不及了。起義軍進城以後,直奔襄王府,活捉了襄王朱翊銘。
第二天張獻忠依照張角的計策,當著全城百姓的面當場斬殺襄王朱翊銘。
並開啟襄王府的府庫,將一些糧食分發城中的饑民。
從而掀起了《分田策》的高潮,因為襄王朱翊銘在襄陽及其他各府的田產多達一萬多頃,也就是上百萬畝。
在加上從襄陽城中其他士紳富商的財產,張獻忠可謂是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光是各類的金銀也有上百萬兩,糧食也抄得了70餘萬石,足夠義軍熬過這個冬天了。
不少官軍在分得了襄王的田契後,直接搖身一變成為了義軍。
更是有不少人直接讓張獻忠稱帝。
張獻忠則謙虛的說道:“自己目前手中只有襄陽、德安兩府之地,你們見過只有兩府之地的天子嗎?”
眾人也聽明白了,八大王不是不想稱帝,是嫌地盤太小了。
要地盤還不容易打就是了。
十二月十八日,張獻忠的大將趙無雙攻克了襄陽西面的鄖陽府。
而此前被陳奇瑜打的落荒而逃的“曹操”羅汝才也從漢中率領千餘部眾來投。
見到老兄弟來了後,張獻忠自然是十分高興的。
羅汝才聽說了張角的這個《分田策》,感嘆道:“這可真是一件利器啊,之前義軍兄弟們只當這些田地是帶不走的無用之物。怎麼就沒人想到田地雖然帶不走,田契確是可以帶走的,將來我們義軍打回去,這些田契不就可以作數了!”
說完之後,他便跪在地上說道:“末將羅汝才懇請陛下賜田!”
不得不說,這羅汝才不愧有“曹操”之名,這個馬匹拍的張獻忠那叫一個舒服。
於是張獻忠便賜了羅汝才極其將士襄陽城外的良田萬畝。
張獻忠自然不可能做虧本買賣,他這一萬畝田是賜給羅汝才同他麾下將士的。
這些田換千餘精銳的效忠不虧。
崇禎四年元月一日,張獻忠在湖廣襄陽稱帝,國號大西,年號大順。
封張角為左丞相,羅汝才為宜陽侯鎮守襄陽南面的宜陽。
至於他的四個義子分別被封為鎮東侯、鎮南侯、鎮西侯、鎮北侯。
其他各路大小頭領也皆有封賞,並免去三府百姓大順元年的賦稅。
襄陽等三府百姓,得了大西的田契,又免了賦稅,自然是心悅誠服,甚至還有不少周邊的百姓跑到了張獻忠的地盤上。
而大西皇帝張獻忠麾下的精銳已經多達25萬之眾!
張獻忠在湖廣搞的風聲水起,李自成在河南自然也沒有閒著。
他同張獻忠分開後,便一路殺向了信陽州。
此時河南各州府的兵馬大多抽調去了山東,信陽只有不到兩千守軍,面對李自成的三萬義軍,自然是無可奈何。
義軍僅僅一天時間就攻克了信陽城。
既然張獻忠那邊已經有張角獻了《分田策》,種光道自然也不甘落後。
雖然都是李獻忠想出來的主意,不過為了避免引起懷疑,種光道把名字改了下叫做《鈞田策》,其核心內容還是一樣的。
就是發田契,開空頭支票,給義軍發原始股,等李自成當上了皇帝就兌現。
很快信陽計程車紳也開始倒黴了,李自成這裡也搞起了分田。
義軍的《鈞田策》很快就傳遍了河南大地。
河南原本就被義軍掃蕩過,闖王的名號還是很好使的。
很快李自成就控制了大半個汝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