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左良玉只得上書朝廷,請求朝廷在湖邊直接修建造船廠,打造鉅艦。
然後將這些重型火炮全部安裝到戰艦上,利用戰艦壓制賊寇的火力,方有可能破城!
兗州的大戰也牽動著遼東諸將的心。
李三順等人制定了好幾個方案,有派兵冒充賊寇在山東其他地方起事策應的,甚至還有冒充倭寇直接佔領登州的。
不過一時半會左良玉根本就啃不下稜堡,這些先做為備選方案吧。
這時候科爾沁左翼盟的貝勒布和來到了開原城。
科爾沁老一輩的貝勒莽古斯,明安等人都已經相繼故去了,如今布和仗著是李獻忠的老丈人,經過幾年的征戰,逐漸掌控了科爾沁左翼三部盟。
當然李獻忠並不希望科爾沁蒙古統一,所以他並沒有給予自己這位老丈人啥實質性的幫助。
只是封了他一個“忽爾汗”,讓他在名義上統領科爾沁各部盟。
不過如今自己已經納了海蘭珠為妾,海蘭珠也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雖然不是嫡子,也是母憑子貴。
而且他的小女兒布木布泰如今也已經13了,這小丫頭跟了自己五六年,也不可能再嫁給別人了。
就算是李獻忠肯放她自由,也沒人敢娶啊!
李獻忠需要藉助科爾沁部的力量左右草原上的局勢,所以李獻忠還是給予了他盛大的歡迎儀式。
布和說道:“本次我帶來了駿馬500匹,肥羊1000只,還請遼國公笑納。”
這些東西如今李獻忠並不缺,不過好歹也是老丈人的一片心意,他總不能拒絕。
而且自己還得回禮。
感情老傢伙是來薅自己羊毛了。
布和說道:“本汗這次次前來一是來看望自己的小外甥李耀祖,二來如今小女布木布泰也已經13了。用你們漢人的話說這可是‘豆蔻年華’,本汗希望她也能為我再添一個外孫!”
看來是布木布泰這個小丫頭有些迫不及待了,在大明她這個年紀確實可以洞房了。
不過李獻忠還是覺得有點小,他可不是蘿莉控。
太小懷孕很容易難產,對他們母子其實都不好。
他說道:“布木布泰跟了本公這麼久,這是早晚的事,忽爾汗三年內就能抱上外孫了。”
聽到李獻忠表態會娶自己小女兒,布和那張滿是皺紋的老臉笑得像朵花似的。
說道:“如此甚好!”
“本汗本次前來乃是聽到了一個訊息,不知賢婿可曾聽過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李獻忠實在是太熟悉了,始皇帝統一六國後,便命令李斯把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在上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為“天子七璽”之首。
雖然傳國玉璽其實一共有七個,但是歷代所指之玉璽多為和氏璧所製成的“傳國璽”。
這枚玉璽的價值遠超其他六個,乃是天下正統的象徵。
不過很可惜,公元936年後唐末帝李從珂見大軍攻入皇城,已經無力迴天之時。便攜帶著玉璽和皇后周氏族人們一起投火自焚,傳國玉璽最終下落不明,永不見天日。
從此之後這枚和氏璧便沒有了蹤影。
當然了此後宋元明各代均有人號稱是找到了和氏璧,不過應該都是仿製的。
李獻忠說道:“忽爾汗說的可是‘和氏璧’?”
布和說道:“正是此寶,有訊息說這枚玉璽被元順帝帶到了漠北。由於是倉皇出逃,最終將這枚玉璽遺失在了沙漠之中。”
“幾年前有一個牧民意外在沙漠中撿到了這枚傳國玉璽,這枚傳國玉璽幾經流傳,最後落到了林丹汗的手裡。”
李獻忠記得這枚玉璽最終落到了皇太極的手裡,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不過後世這枚玉璽被乾隆鑑定為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