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再過12年後就有能力同荷蘭爭奪東亞的制海權了,當然前提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不動用在巴達維亞的主力戰艦來東亞支援!
面對明軍的步步緊逼,阿濟格則是徹底慌了。
他下屬的鑲藍同鑲黃兩旗只有1萬1千人,本就兵力最少。
原本他的優勢是進退自如,打不過就可以跑到朝鮮去。
沒想到明軍的水師居然直接封鎖了鴨綠江,這樣一來自己退不到朝鮮,代善的援軍也無法過江支援。
負責守衛長奠堡的是一千鑲黃旗。
這些牛錄是從正黃旗調給鑲黃旗的,所以戰鬥意志還是很強的。
面對“皇協軍”的勸降,甲喇額真塔洛直接用弓箭回應。
眼見勸降不成,明軍也不客氣了,數十門12磅紅夷大炮直接向著長奠堡不斷的炮擊,再加上魯密銃的壓制很快城上的韃子就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不過長奠堡的城牆還是十分堅固的,明軍的火炮一時半會根本就無法轟塌城牆。
於是李獻忠決定採用臼炮攻城。
只見明軍高舉著盾牌,身後十幾名炮手推著大口徑的臼炮向城下前進。
城上的鑲黃旗被明軍的魯密銃完全壓制住了,根本就不敢露頭。
只能利用弓箭向城下拋射。
儘管他們知道明軍肯定是有所企圖的,但此時他們已經無力阻止了。
很快8門臼炮就被推到了距離城下20步的距離,當八旗兵看大臼炮那巨大的口徑時直接傻眼了。
如果是紅夷大炮轟擊有很大運氣成分的話,臼炮的拋物線則是幾乎肯定可以打到城牆之上。
城上的韃子只感覺一陣地動山搖,然後城就被炸塌了一塊。
僅僅一輪齊射就造成了城上上百人的陣亡。
又一輪炮擊過後,“皇協軍”直接架梯攻上了城頭。
由於此前他們拒絕了勸降,所以李獻忠下令一個不留。
佔領長奠堡後,明軍長驅直入,來到了寬甸堡前。
此時阿濟格手裡還有一萬人,他將兩千人留在了距離鴨綠江最近的蘇奠堡,其餘的八千人則是全部收縮到了寬甸堡死守。
儘管寬甸堡的城牆更為高大,足足有8米高,並配有壕溝,角樓這些完整的防禦工事。
但是長奠堡的迅速失守還是對守軍計程車氣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為了鼓舞士氣,年輕的阿濟格親自來到城上!
他高喊道:“寬甸堡是難以攻克的,此前鰲拜等人僅用三千人馬就擋住了明軍的進攻。如今我們擁有八千人,堡內糧食充足,明軍只能是來送死!”
只可惜明軍封鎖鴨綠江的訊息早已不脛而走,城上的鑲藍旗都知道如今朝鮮的援軍根本就過不來,所以阿濟格的鼓舞根本就沒有起到作用!
這時阿濟格只能求助於自己的“智多星”,他用懇切的目光看向範文寀,問道:“範先生,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範文寀作為情報司的王牌探子,在建州潛伏了將近3年,已經成功忽悠了努爾哈赤同皇太極,並將他們送上了西天。
如今明軍沒有選擇將阿濟格趕過鴨綠江,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即將完成了。
儘管內心有著難以壓抑的興奮,不過此時還需要他站好最後一班崗。
他說道:“啟稟二貝勒,寬甸雖然可以堅守,但如今我們已經是一支孤軍了,所謂久守必失,我看我們不如趁早投降!”
原本阿濟格對於範文寀還是抱有很大期望的,當聽到“投降”二字後他失望到了極點。
他也想投降,可是明軍對於建州本族的從來不留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