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隨著情報點的鋪開,情報司要養的人也是越來越多。
不過情報地在各地開設的產業也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目前茅元儀是有盈餘的。
除了遼東,草原,朝鮮同京師,情報司的情報點已經拓展到了九邊各鎮以及南京、澳門、蘇州、揚州、泉州、廣州等地。
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最多三年,基本大明的各地都會有情報司的據點了。
拿下新成立的撫順路之後,李獻忠又增加了五千人馬的編制。
朝廷的五百副扎甲到位之後,遼東鐵騎終於可以進行擴充了,目前擴充到了三千人。
目前開原、鐵嶺同撫順三路的明軍總兵力也已經達到了兩萬六千人。
其中“遼東鐵騎”同“突擊營”的各三千騎兵作為機動兵力,也是李獻忠對外征戰的主力。
開原城包括開原三關駐軍八千,鐵嶺衛以及平虜堡相對屬於後方駐兵三千。
新設立的撫順路目前最靠近建州,駐軍九千。
趙率教率兵四千守衛撫順關,滿桂則是率領三千人駐守界藩城,其中包括裝備精良的兩千平虜衛。
這兩人雖然不是遼東李家的人,不過是歷史上袁崇煥非常倚重的兩員得力干將,李獻忠如今利用自己的上帝視角率先提拔重用了他們。
雖然現在新兵還是比較多的,不過憑藉著明軍的布面甲和火器,守住關口應該沒啥大問題。
剩餘的兩千人則是用來守衛紅透山的銅礦,畢竟這裡可是整個遼東的“錢袋子”。
其實李獻忠在紅透山私開的銅礦一樣是利潤驚人,不過目前產出的銅基本都用來鑄炮了,所以沒有用來進行貿易。
經過8個多月的發展目前平虜堡已經從當初一個廢棄的戍堡變成了一個大型的基地了。
雖然平虜堡還是那座週四裡的小城,不過現在這座城也僅僅只是作為倉庫使用了。
寧遠伯李獻忠的全部家當現在都在平虜堡,這裡儲存著50萬兩白銀,以及60萬石糧食。
還有大量的食鹽,茶葉,水泥以及火藥。
范文程這個平虜衛的五品千戶所掌握的銀兩居然比現在戶部太倉中的銀兩還要多。
現在的平虜衛在編的衛所軍戶總共有4萬六千餘人。
這還不包括2萬名朝鮮勞工。
由於這些免費勞動力的到來,使得平虜衛的勞動力大大增加了,鐵礦,煤礦,泥灰岩的開採等重體力活現在主要依靠這些朝鮮勞工。
就連開荒工作也主要依靠他們,這樣以一來多的平虜堡軍戶可以被解放出來從事各種窯口的生產和器械的製作。
李獻忠也已經很久沒有來到平虜堡了,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獻忠指著河邊的大型水車說道:“這些水車也是你們搞出來的?”
范文程說道:“這些是在湯若望執事的指導下造出來的,原本我們自己造的水車比這個小的多。”
“根據伯爺的指示,我已經選拔了一批各行業有潛力的年輕人跟在湯執事身邊學習了。”
然後他又指著前方的水渠說道:“目前我們已經用水泥修建了引水渠,將凡河之水大量引入蓄水池中。”
其實他十分不解,寧遠伯要求他們修建大型的蓄水池,多多益善。
可是他們的田地位於凡河兩岸距離水源處並不算太遠,難道還能缺水不成。
不過既然是李獻忠的吩咐他也只得照辦,在遠離河道的一些地方修一些蓄水池也是有好處的,灌溉的效率可以提高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