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畫大餅了。
其他的不說,論給百姓畫大餅,自古以來就沒有比滿清那群狗韃子作的更好了。
康熙來了個永不加賦,雍正更是弄了一個攤丁入畝,不管老百姓是否真的受到了好處,至少他們認為自己受到了好處。
大隋現在所需要作的就是這樣。
正好隋文帝時期大隋百姓苦不堪言,如今要是從楊廣開始改善,正好可以形成完整對比,在這一種情況下,認可度自然可以瞬間往上提升。
再加上畫上的大餅,不怕百姓不認可。
而只要百姓認可,那麼接下來很多事情就好做了。
完全可以照著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手段來一遍,到時候實在不行,來一波黃巢也不是不可以。
這樣一來,大隋別說逆天改命,直接創造一個新的傳說都未必不可能。
江晨在網上聽到一個笑話。
那就是我穿越到古代,只給百姓天天喝粥是不是太虐待了。
而有人卻說,天天喝粥,陛下,你就說今天要打哪裡,是不是那個羅馬,俺們今年就給你平了。
在古代,百姓抗風險能力極低,同樣也極為容易滿足。
而只要能夠滿足了,那麼無疑就代表著一個王朝的強盛,以及欣欣向榮。
一行行的文字在鍵速之中敲打而上。
而看著這一行行的文字,聊天群之中一道道的身影也不由陷入了沉思當中。
江晨的舉措並不是很厲害,可這些話語之中所蘊含的資訊卻是極為龐大。
特別那永不加賦,讓眾人的內心都不由劇烈震動。
在場可沒有傻子,很清楚,這一句話只要說出來,就有多大的效果。
更別說若是能夠執行能夠帶來的效果又將有多大。
這幾乎是可以和之前江晨給予崇禎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可以比擬的神論了。
“先生,若是永不加賦,朝廷之稅收該如何辦。”
沉默了片刻還是明太祖老朱開口了。
自秦漢開始,古代中國的賦稅,大致包括了三部分:田賦、人頭稅(口賦、算賦和徭役。大致就是包含就是土地稅,人頭稅(口賦:針對未成年人的賦,算賦:1556歲的成年人的賦)以及徭(政府大型工程)役(軍事行動時,征戍和糧草運輸等等)。
永不加賦,雖說並非是直接免除稅收,可無疑也會讓朝廷直接少了一筆很大的開資。
對於朝廷來說,每一筆的收入都是至關重要的,更別說少了一筆如此龐大的收入,這必然會造成巨大無比的影響。
甚至可能導致朝廷國庫出現巨大的問題。
“永不加賦,又非是減除賦,而只是不加賦而已!”
“嗣後編審增益人丁,只將增益實數奏聞。其徵收辦糧,但聚五十年丁冊,定為永額。續生人丁,永不加賦。”
看著明太祖的詢問,江晨輕笑了一聲,文字也隨即敲打而上。
永不加賦正如他所說,這不過畫大餅而已,實際上這玩意哪怕是在康麻子時期都是一個笑話。
頒佈後,戶部的執行條例中就變成了:新增人丁補足舊缺額數”。一戶之內死了一丁和一個新的成丁,相互抵消。一增一減,反正不虧。然而,死亡人數大於新增人數時,還要同族或者同一個村,同一個甲的人來補。這可就令人無語至極了。永不加賦變成了永不減賦。
可頂不住他這個畫的餅百姓看得懂,也能夠吃得到。
至於後續怎麼樣,那是後續的事情。
大隋現在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將民心暫時給收服過來,暫時穩住整個大隋江山,才有後續,至於其他的,就不是現在所需要考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