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
盧正義站起身,朝著妻子伸出手掌。
張雪茗恍惚的搭上去,跟他一同離開。
一直到離開影院,她都有些不解。
“你說,你這片子是成功了嗎?”
張雪茗遲疑著問道,“你覺得他們的反應,對嗎?”
“算是成功了吧。”
盧正義輕聲回道,按著電梯。
“你有預感到他們是這個反應?”
張雪茗更奇怪了,“可是你不是說……”
這跟他當初跟自己解釋的拍攝想法,完全是兩個概念。
至少他們這一場的觀眾,並沒有陷入到那種懷疑現實的感覺。
等等……
“我好像明白了。”
張雪茗頓了頓,“你當時的打算,跟現在做的不是一個東西,所以想要呈現的效果不一樣。”
“嗯,這部片子的話,只能說更偏向於情懷、記錄片吧。”
電梯到了,盧正義走上電梯後,按著電梯門,“成功是一定會成功的,這是母庸質疑的。”
“但是恐怖嗎?它並不一定呈現出的是一個恐怖的效果,更多可能會讓人感覺到時間的流逝吧。”
“二十多年前,觀眾們在做些什麼,現在又在做些什麼,可能會有這樣的感慨,所以剛才才會有那樣的氛圍,還有人落淚。”
這部片子更多呈現的是時間。
盧正義的時間,梅狸貓劇組的時間,觀影的觀眾的時間……
拍出續集的電影,市場上有很多。
但爛作更多。
很多作品第一部時質量很好,可到了第二部、第三部便直線下降。
可一旦能夠保證質量,並且做到每一部都讓觀眾滿意,那麼完結之作時,形成的衝擊是很劇烈的。
像是第一部時,看的人可能還在上學,有著對於未來諸多美好的期待。
三年後,作品終於出了續作,當初看的人也到了工作的年紀,正茫然著找不到工作,壓力很大。
再是三年,已經算是個職場老油條的看客已經不再抱有對未來的嚮往,反而開始回憶著過去的美好。
到了這個地步,除了作品本身的質量,時間、記憶都會把這部作品推向更高的層次。
看的時候,觀眾已經不止是在看影片本身了,腦海中還會不由自主的回憶著過去的自己、當時觀看影片的場景、陪伴在自己身邊的人……
“這是影院能接受的範圍。”
盧正義無奈的說著,“按著我原本的打算,那片子根本上不了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