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人,不對,這個稱呼似乎太重了。
這種感覺,讓他的作品在質量上,輸給了盧正義的片子。
明明自己就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導演,那麼多年了,也就只有一部比較有名的作品——古寨實錄。
雖然說,他知道盧正義不在意,但有時候,他看著網路上那些粉絲為自己說話,然後踩著盧正義的時候,他又有些愧疚、臉紅,恨不得大號上去跟人家澄清。
作為電影的監製兼投資人,從新聞媒體釋出的一些內容來看,盧正義不管是在電影的籌備、拍攝還是宣傳,都幫了他許多,而盧義勇是盧正義的父親,他不可能什麼表示都沒有。
又有力量了。
“盧導,我……”
不管是各個影廳現場的人數,還是票房資料,網上的口碑、熱度,都在告訴著李傳信,他成功了,他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認可了。
她穿著一身白色的喪服,與丈夫一同站在棺槨旁,瞧著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軀,始終沒有半點疲憊,即使是已經彎腰鞠躬,道謝過很多次,依舊能在每一次直起身子以後,以飽滿的狀態去面對後面的事情。
友人吧,友人的父親在這個時候逝世了,而李傳信卻在首映會上,樂呵呵的宣傳著自己的電影,歡天喜地的跟觀眾互動,享受著成功的喜悅,這在外人看來,當然是不合適的。
為什麼?市場不同了。
很常見的營銷號運營手法,飯圈文化越來越被人們厭惡,有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有這些營銷號在中間拱火。
但畢竟,筆仙這部作品的投資和宣發都是由光影在負責的。
除了安排追悼之外,結束後,他們還需要安排素齋和住宿的地方,給一部分上門的人,這是基本的禮節。
作為兒媳婦,之前公公在病床上,丈夫雖然攬下了大半照顧的責任,但如今,人去世了,她肯定是得過來的,不管工作再忙。
但是比起於以往,那些打著恐怖片的名義上映的片子,已經好太多了。
“盧導,我好像成功了。”
網友們只能憑藉新聞、媒體瞭解到一些事情,而更私密的事情,能知曉的很少。
“成功?”
最好是多站出來幾個,一年上好幾部,每個月都有新電影看,這才過癮。
幾年前的恐怖片市場,跟現在的市場早已是天與地的差別。
“為什麼讓李傳信來公佈這個訊息。”去往殯儀館的路上,後座上的張長謀遲疑著問道,“老盧走了,現在這個事情不應該是你這個兒子去說嗎?”
確切的應該說,近幾年從出發點出發的賽車手有很多,但是能成功透過第一個彎道,卻連一個都沒有。
他在舞臺上,神情嚴肅的公佈了盧義勇逝世的訊息。
張雪茗並不是第一次參加葬禮,但自家人的,成年之後是第一次。
“行了,這個事情,咱們之前談過好多次了。”
遠在星條國,盧正義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回道,“你要是真能拍出比我更好的作品,我可能比你還開心,因為我很喜歡這一行,也很享受在觀看這些好的作品時候的感覺,到時候我就可以作為一個觀眾,而不是一個導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