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足以流芳百世的作品,第二部的水平延續了第一部的質量!”
“:期待第三部,等等……完結?!”
“:我平常並不關心網上的訊息,不知道這一部是作為咒怨系列的完結章,直到看到片尾才清楚。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有些可惜。這個片子雖然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在進行,有點像奇妙物語,可以單獨看,但彼此之間也是有連貫的,故事性很強。”
“:影院現場的氛圍很熱鬧,吉田醬在此留言合影了。wwwww”
“:雖然是唐國的導演,但作品的質量意料之外的不錯。”
……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視行業中興起一個叫做‘彈幕’的功能,讓人能在追劇、看電影的時候,實時的瀏覽到其他觀眾對於這個片段的評價。
而這個功能,幾乎都是在線上平臺上提供。
但在和國這邊,便有人提出,要把這個功能搬到影院裡。
讓觀眾在不出聲的情況下,也能透過彈幕進行實時的討論、互動,但截至目前,這個功能發展得並不完善,總會出現有人惡意刷屏、遮擋的情況。
即使是後來,出臺相關的策略,只在一定銀幕的一定範圍內出現彈幕。
可同樣,還是會有人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感慨,比如說看著看著,就有人發一條‘等下看完電影吃什麼’、‘這個女主不好看’、‘這個男主好惡心……’之類的彈幕。
顯然,在影院中加入彈幕功能並不是一個合適的內容。
人們來到電影院,花上比之線上觀看高出幾倍價格的票價,更多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更好的觀影環境,對於那些影響觀影體驗的事情,能容忍的程度不高。
而盧正義他們所做的,則是在結束後,提供一個更為實體,方便觀眾討論的地點。
不過在他們一個個留下足跡,並且上傳到網路後,影院內的這些貼上板慢慢變成了像是網紅打卡一樣的地方。
或許,基於國與國於策略上的不同,他們不能像在國內一樣,鋪天蓋地的宣傳,上熱搜,上榜單。
但人們總能想到新的營銷方法。
不過本質上,還是同樣的一種營銷方向就是了。
首映結束的第一天,盧正義站在和國臨時租用的倉庫裡,瀏覽著一個個寫滿評價的貼上板。
“盧導,我們這一次的成績,還可以吧?”
旁邊,白偉有些遲疑的問道,“這些和文,我看不懂。”
“從現場的氛圍,我覺得好像不錯。”
“但是……太熱鬧了,有點不像是在國內的氛圍。”
咒怨1的時候,他沒有來到和國這邊參與過,不清楚氛圍怎麼樣。
但是咒怨2的現場氛圍,跟他以往在國內看到的那些電影現場,有些區別。
在國內時,他們劇組拍的那些電影上映,觀眾們一個個都是笑眯眯的走進影廳,然後白著一張臉,面無表情離開的。
但今天咒怨2首映時,現場觀眾的氛圍明顯不同。
他們好像對於內容,有很多的話要說,很活躍,這不免讓白偉有些懷疑,片子的內容是不是不符合他們的口味,即使現場參與活動的人數很多。
“畢竟風格不一樣。”
盧正義輕聲回著,“我在國內拍的片子,大多都是那種細思極恐的,越是深思,越覺得身體發冷。”
“但是咒怨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嘛,就是一個怨鬼反覆索命的故事。”
“就算看著覺得恐怖,那也就是猛地那麼一下子,過後很容易緩過來的,除非遇到一些跟電影情節很像的場景,可能會觸景生情,做出一些自己嚇自己的事情。”
以前他雖然會和語,但看不懂和文。
畢竟任何語言,會說而且聽得懂,以及能寫出文字,這是兩個概念。
而為了更好的發展海外的市場,這一次休息時,他有抽空在學習和文,現下多少也能看懂一些。